• 71阅读
  • 0回复

麦草混作 两季稳收——谈扬中县元麦与秧草混作的优越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26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麦草混作 两季稳收
——谈扬中县元麦与秧草混作的优越性
中共扬中县委书记 朱维中 县农业局长 马容沧
江苏扬中县农民采用元麦与秧草(即黄花苜蓿、金花菜)混作,相传已有百多年历史。这种耕种方法,在江苏沿江地区,占有相当数量的面积。以扬中县来讲:历年麦草混作的面积占到三麦面积的80%—90%,农民习惯于这种耕作方法,认为这“既收麦、又收草,有了草、就有稻,两季稳收”。但是,近几年来,扬中县有单纯追求麦熟单位面积产量的偏向,说什么“混作田单位面积产量不及单作高”、“混作田秋种不深翻不宜于精耕细作”、“混作田花工多”等理由而主张麦草分种。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采用分种的办法是得不偿失的。同时也说明,历史上适宜于沿江圩田和平原地区的麦草混作方法是不容轻易改变的。
扬中县实行麦草混作,不论是单位面积全年粮食产量,或是夏熟一季粮食总产量,都不比麦草分种低。一般来说,麦草混作田麦季的单位面积产量,确实要比单种元麦低些,在正常年景下,混作田每亩可收元麦一百五十至二百斤,而单种田可以收到二百至二百五十斤。但是,混作田不但收麦,还能收到一千五百至二千斤绿肥,可作为水稻田基肥,因此,水稻的产量就有了保证,亩产就能大大超过单种田。这样,混作田稻麦两季的常年产量就不低于单种田,甚至比单种田高。三跃公社长安大队第二生产队长圩三十亩单种元麦,1960年每亩平均收元麦二百五十斤,水稻亩产五百斤,全年亩产为七百五十斤。念七圩二十亩混作田,元麦亩产一百七十斤,水稻亩产却高达七百斤,全年亩产为八百七十斤,单种元麦比混作产量高47%,但混作田的全年产量却比单种田多收一百二十斤。在土质较差、肥料不足的情况下,单种元麦较之混作增产并不显著,而水稻产量却差异很大。长旺公社八大队第六生产队,1960年秋种八十亩麦草混作田,1961年夏熟每亩平均收到元麦一百二十三斤,秋季水稻每亩平均为五百五十斤,全年亩产六百七十三斤。另有五亩单种元麦,每亩只收到一百四十五斤。麦子只比混作多收二十二斤,而水稻产量,则由于缺肥,每亩收三百斤,全年亩产只有四百四十五斤,比混作田减收33.9%。
再从夏熟一季总产来看,如果麦草分种,就必然要安排一部分绿肥面积,粮食面积就相应缩小,而麦草混作后,就不必专门拿出耕地来种绿肥,增加了粮食复种面积。因此,混作后麦子的单位面积产量虽略低于单种,但由于粮食面积的扩大,夏收粮食总产仍不低于单种。以长旺公社八大队第六生产队为例,1960年夏收混作田亩产元麦一百五十斤,单作田亩产二百二十斤,这个生产队共有九十五亩土地,除去10%面积作为秧田外,其余八十五亩如果全部混作,可收粮食一万二千七百五十斤,如果以60%面积即五十一亩种粮食,40%即三十四亩种绿肥,只能收粮食一万一千二百二十斤,并不比混作的粮食总产量多,假如把绿肥面积扩大至50%,则产粮更少。
由此说明,耕作方法适当与否,应从粮食是否增产出发来作根据。在原来有麦草混作习惯的地区,保持混作方法好,还是改混作为单作,就应该看哪种方法能够多打粮食。
麦草混作之所以能增产,主要是多收了绿肥,解决了肥料问题,并有效地改良了土壤。解决肥料问题,在目前主要靠发展养猪事业和多种绿肥。种植绿肥的方法,可以单种,也可以混作,在沿江圩田和平原地区,每人平均占有耕地面积不多的情况下,实行麦草混作是一举两得的做法。一亩麦草混作田除了收麦外,一般能收到一千五百至二千斤秧草,以含氮千分之五计,就相当于三十八至五十斤硫酸铵的肥效,足够一亩田水稻基肥。农民中“有了秧草就有稻”的说法确有道理。新坝公社新春大队第二生产队老圩一块一点一亩混作田,收的秧草作为稻田基肥,以后虽没有追肥,但这块田的水稻亩产达五百九十五斤。同圩一块田二点一亩单种元麦,收割后以河泥作基肥,以后又追人粪三十五担,这块田的水稻,亩产只有五百二十斤,比垩秧草的少收七十五斤。另一块二亩八分二厘混作田,收麦后,把秧草垩到旁的田里,本田就留了一点秧草根,没有施其他肥料,结果这块田每亩还收到五百八十斤水稻,比垩河泥作基肥的多收11.5%。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绿肥优于其他肥料,麦草混作田的全年产量比单作田高原因就在此。
实行麦草混作,增施绿肥,还能有效地改良土壤,这是因为施用绿肥,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同时,秧草是豆科植物,有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增加土壤氮素来源。根据田间土壤测定,一般单作田土壤有机质为1.21%,混作田为1.26%,单作田的含氮量为千分之二点二,混作田为千分之三点一。另外,从扬中县和沿江地区来看,土壤多属微碱性,施用绿肥增加土壤酸度,可以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农民也有“秧草能活田”的说法,各地麦草混作增施绿肥改良土壤的实例,也屡见不鲜。新坝公社新春大队第二生产队老圩,1958年以前是死黄土,土质板结,麦亩产一百二十斤左右,稻亩产不足五百斤,三年来进行麦草混作,增施绿肥,现在土质已改变成夜潮土,1961年亩产麦一百三十五斤,水稻亩产五百六十斤。长旺公社八大队第六生产队坝三圩十亩田也是死黄土,过去水稻亩产只有三百多斤,施用绿肥改良了土壤,今年水稻亩产达五百斤。三浚公社长安大队第二生产队的长圩四十九亩田死黄土,过去包产是二等田,经过几年来改良土壤,现在已提升为一等田。
麦草混作既收麦、又收草,秧草不但可当绿肥,又是很好的代食品和饲料。秧草在城市叫金花菜,很好吃,青嫩味美,是很好的蔬菜和代食品。如果种得早,年内就有秧草吃,种得迟,开春以后到2月中、下旬也可开始吃到秧草,一直到5月份,而秧草具有较强的分枝能力,采摘以后,只要肥料跟上,就能增加分枝,不会影响绿肥产量。有了秧草,就可以调剂伙食,节省粮食。把秧草作饲料养猪也比喂其他饲料好,这个队的社员杨祥福说:“秧草当饲料,猪子吃了长得快,而且体质强,不易生病”。他把秧草当饲料养的小猪,七八十天就可以长到二十斤出圈;喂其他饲料的,要长到九十天以上才能出圈。
实行麦草混作,适宜于中稻茬口,就可以有利于安排布局。麦草混作一般于5月中旬收获,正与早中稻茬口相衔接,这对纯中稻地区扩大粮食复种指数,进行稻麦混作,合理安排布局茬口是有利的。扬中县历史上就是纯中稻地区,中稻面积占水稻面积的95%以上,早稻由于气候条件不适历来不种,晚稻也为数不多。这里所以不种晚稻,主要是因为地势低,拔海只有四点二至四点五米,夏季雨量集中在7、8、9三个月份,这时长江水位多在六米左右;大雨以后,积水难以排泄而形成内涝。中稻在5月底6月上旬就栽插结束,经过将近一月,已有抗涝能力;而晚稻栽插季节恰正在雨季,容易遭受内涝,甚至因积水过多而无法栽插。这是扬中所以成为纯中稻区的客观原因。将来水利条件改变,这种情况也许会有改变。栽插中稻要求早栽早发就要抓季节,在茬口上使夏栽季节提早的办法有二:一是冬闲或种绿肥,这就不能扩大粮食复种指数,少收粮食,对耕地较少的地区显然是不利的;一是实行稻麦轮作,但小麦茬栽中稻就嫌过迟,只宜种元麦,而单种元麦又不如麦草混作,既收粮食,又收绿肥,既得夏熟,又得秋熟,两季稳收。因此,实行麦草混作,是安排中稻茬口比较理想的耕作方法。
麦草混作的优越,还表现在降低生产成本。一亩混作田的麦种要比单种节省七八斤,由于混作田多收了绿肥,就可以节省商品肥料的开支。另外,麦草混作后,元麦和秧草还有互相支持、互相保护作用,增强麦和草的冬季御寒能力,即使遭受冻害,无麦有草,无草有麦,二者可得其一。开春后秧草又可以元麦为支架,攀缘生长,秧草根部残叶,又可作为麦子肥料。1958年秋种,扬中县曾将部分混作田改为单种,由于绿肥单种后,抗寒能力减弱,部分绿肥冻死,部分长得不好,当时就在绿肥田里补种了一点麦子,结果全县五万多亩绿肥田点种的麦子就顺手牵羊,收到五百多万斤,捞回了一批粮食。至于说,混作田收割费工,不如单种省工,这也不是绝对的。据我们调查一亩混作田收割工约需二个半到三个,确比单种多二三倍,但上场脱粒工却比单种大大减少,每亩只要六七分工,而单种每亩脱粒却需一个半工,单种田下河泥肥料(连翻塘泥算内)相比,混作田还要减少六七个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