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从阎立本观画想到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26
第8版()
专栏:

从阎立本观画想到的
任君默
医生能从脉搏中摸出一个人有病无病,病在何经何络,是轻还是重。音乐家能从琴音中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情绪。会喝茶的人能从一杯茶水中品味出是西湖龙井还是黄山寿眉。这是“奇技”吗?可以说是;然而却不是“神技”。因为病、思想情绪、茶,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神仙幻化出来的东西;然而它又不是摆在桌子面上的、让人睁眼就能看到,伸手就能摸着的。你要想看到它摸着它吗?就得拿“功夫”来换。我们认识一件事物,探索一个问题,欣赏一件艺术品,读一本书,必须像医生、音乐家那样潜心默察,像会喝茶的人那样细细品味,才有可能深入到事物的里层去,摸到它,认识它。古语有云:“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你想观蛟龙吗?就得深入进去。深入,当然也不是那末轻而易举的。需要很大的韧性,反复地向里钻;否则,蜻蜓点水式地钻几下,浅尝辄止,顶多不过见到几只游虾,甚至会错误地把大海当成一面玻璃镜子:“大海嘛,原来不过尔尔!”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故事:唐代画家阎立本,有一次,见到名画家张僧繇的一幅画。第一天初看时,他的评论是“虚得名耳”;第二天再去看时,那印象就变了“犹是近代佳作”。第三天又去看时,竟叹为“名下无虚士”,而“坐卧观看,留宿十余日不能去”了。看,从“虚得名耳”到“名下无虚士”,而坐卧观看十余日不肯去,这该不是个细小的发展和发现吧!然而,倘若阎立本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细心观摩,而停留在第一次的“认识”上,弃之而去,那结果又是如何呢?
这个故事,实在引人深思,令人猛省。十九世纪,欧洲有一位大文学家福楼拜说过这么一段话:“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用眼观看事物的时候,只习惯于回忆起前人对这事物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它。”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本来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一个认识过程。对于一件事物(比如一件艺术品),一个问题(比如农作物发生了严重的病虫害),想一眼就看透,一下子就完全认识它,那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即使只借助于前人对它的看法,也要经过回忆、搜索、咀嚼、消化,用一番“功夫”,然后才能对它有所认识,作出判断。而这些认识,也只是已被发现的、前人(包括你自己)对它的看法,这些看法,往往只是对事物的部分的,甚至是囿于成见的认识。世界上的事物,本来是错综复杂,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的特色的,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包含着从未被认识过的东西。正如加里宁说的:“当你们独自阅览的时候,你们只了解到一面,即使了解了三面,还是没有了解到第四面;终于把四面全都了解了,哪知这东西不是一个平方体,而是一个立方体,却总共有六面。”那些从未被发现,被认识过的“面”,哪怕是极微小的东西,也需要拿出更大的努力去发掘,才能发现它,认识它。而一旦发现了它认识了它,也许你会像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恒星那样兴奋、快乐。
我想:假使阎立本不突破“只习惯于回忆起前人的看法”,如果不是发掘出画中的未被发现、未被认识过的东西,他怎肯坐卧观看,十余日不能去呢?阎立本是一位画家,画家观画,可谓驾轻就熟;然而尚且不能一下子就认识一幅画的各个方面。至于不是画家而观画,那就更不必说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