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瞻前顾后领导生产 两季茬口一次安排 联合公社提前筹划明年农事 叶洲公社洲头大队提前准备明年早稻生产所需肥料和工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27
第2版()
专栏:

瞻前顾后领导生产 两季茬口一次安排
联合公社提前筹划明年农事
叶洲公社洲头大队提前准备明年早稻生产所需肥料和工具
本报武汉26日电 湖北新洲县联合人民公社最近根据几年来栽培双季稻的经验,本着瞻前顾后、上季为下季打算的精神,及早发动社员讨论制订了明年的早稻种植计划:早稻面积将由今年三千二百多亩扩大到三千六百亩,占全公社水田面积的90%。其中有二千八百亩(现在的二季晚稻茬)已于9月中旬播种了绿肥作物,作为明年早稻的基肥。目前,许多生产队正结合秋种积肥,突击挑塘泥和整修塘堰,以便提早蓄水,多装满蓄。
这个公社人口多、粮田较少,因此合理安排茬口和充分提高水田的利用率,对增产粮食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这种情况,这个公社最近在安排秋种计划时,就对明年水田的茬口安排和作物品种搭配等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研究中,大家认为茬口安排必需瞻前顾后,秋种作物要服从早稻生产季节,早稻又要照顾到晚稻的生产季节。根据这个原则,全社决定在明年播种早稻的田里播种70%的绿肥作物,蚕豆、大麦和油菜的播种面积共占20%,另外的10%作秧田。这样,明年春季就可先收割绿肥作物作本田的底肥,先整田先插秧,然后依顺序收割蚕豆、油菜和大麦等,做到边收割、边整田、边插秧,既便于适当提早早稻插秧季节,而又能做到收、耕、插分期分批的进行,适当地错开农忙活路。
对于明年早稻和晚稻品种的选择和搭配,各生产队根据各种水稻品种的不同特性确定:“南特号”占80%,“早沙粳”占20%。根据历年的经验,“南特号”的优点是产量较高,耐肥耐旱,分蘖力强;但也有短处,即耐寒性较差(不宜过早播种),生长期也比较长。“早沙粳”恰恰弥补了“南特号”的缺点,它的抗寒力较强,生长期也比较短,适合早播、早插,并能提早收割。这样就能给下一步抢插二季晚稻创造条件。对于明年晚稻品种的安排,确定以“黄毛粘”为主,并适当种一部分“十月红”和“牛毛黄”。“十月红”的特点是产量高、耐肥,但生长期长,需要早插,可与“早沙粳”茬口衔接;“黄毛粘”季节适应性较好,插秧稍迟几天不妨,可以接“南特号”的茬口;“牛毛黄”抗风力强,适宜在高畅水田栽植。这样,就能抓住季节,活路交错,争取主动。
在为明年生产的准备工作中,这个公社还根据今年抗旱斗争的经验,计划在今年冬季增修一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抵御干旱和进一步扩大双季稻生产创造有利的增产条件。冬季水利建设也已经作出了初步规划,一俟秋收秋种结束,即可进行施工。
本报南昌26日电 江西南昌县叶洲公社洲头大队,提早积肥料,修水利,造工具,为明年早稻生产做准备。
洲头大队位于鄱阳湖滨,以种植水稻为主,其中又以早稻最多。早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65%以上。这个大队今年的早、晚稻产量比去年增产15.8%,增产的因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较早地做了准备。例如积肥,各生产队在去年“立冬”前就制造了十条新船和整修了一批旧船,及时把湖草运施到了稻田,对保证早稻增产起了重要作用。根据去年的经验,大队管理委员会在10月上旬秋收扫尾时,便发动社员讨论制定明年早稻生产计划。社员们在讨论中首先分析了明年早稻生产的有利条件,对争取明年早稻丰收充满了信心。全大队计划明年栽插的早稻面积比今年实收面积大,总产量也要比今年增加。
生产计划制订后,社员们立即抓紧时机,行动起来。各生产队根据计划的要求和本队的具体情况,全面安排了冬季积肥、造肥、兴修水利、整修工具等项目所需的劳动力。备足肥料是争取明年早稻丰收的关键。现在,各生产队已安排了45%的劳力积肥造肥。每天出动二十三条木船到鄱阳湖上打捞湖草,并派人到南昌市区扫运垃圾,最近几天内已运回湖草、垃圾一万多担。水利兴修活动也已开始,全大队有35%的劳力参加加高加固圩堤和挖抽水机水沟等水利建设。为了备足明年早稻生产的工具,各生产队一面检修原有的农具,一面组织铁木工人制造新农具。目前全大队有一百多张耙、二百多个铁锹和两条船只已整修完毕,另外还新造了十一张犁、耙和四条船。从现在的进度看来,不到年底,就可以把工具准备就绪。(附图片)
广东新会县环城公社群胜大队,提早把冬种小麦种籽过筛除杂、晒干消毒,提高多种小麦的出芽率   梁元伟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