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师徒之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27
第2版()
专栏:湖南通讯

师徒之间
本报记者 钟华宝
在湖南沅江县北大公社增加垸的一个禾场里,围着一堆人。他们一边看兽医成开元给一头被缚倒在地上的大牯牛行针,一边在私自议论说:“才学了这几天的牛郎中,就给牛行针,莫把牛扎坏了。”
人们的怀疑,不是没有理由的。今天,行的是“脥气”针,一不小心,把针扎到胸膛里去,牛就有致命的危险。就是一般老兽医行这种针也要胆怯三分。现在,第一次离开师傅独立工作的成开元,碰到这个场合,就难免有人为他耽心,成开元的心也有些呯呯跳,但是,他还是按照师傅传授的要领,沉着地攀开牛腿,从牛脥腋窝里摸准穴位,屏住气,一针刺进去,又迅速抽出来,“嘶……”,一股气随着针尖泄了出来,没出半点血。他站起身来吐了口气,脸上露出了轻松的微笑。
旁观的人,见他一举成功,不禁又议论起来:“过去学牛郎中,学三年还摸不得针,成开元只学了三四个月,就有这号本事了,真不简单!”
成开元,过去卖过豆腐,当过屠宰匠,合作化以后,在农业社里当过猪只防疫员,现在在公社的兽医部门工作,但学兽医却不久,他的医道能够进步这么快,据他自己说,是师傅舍得教;据他师傅说,是成开元舍得学。其实,他们师徒两个都是好样的。
成开元的师傅名叫王光保,是增加垸一带有名的世传兽医。过去,这门技术是个“金饭碗”,历来都是祖传父教,很少收外姓人做徒弟。解放前,王光保当然也不例外。但是,现在不同了。他不但很乐意地带了成开元这个外姓徒弟,而且教得特别认真。他说,“现在是建设社会主义了,大家都要出分力;我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把这门技术带到棺材里去有什么用”?师徒关系刚建立不久,他就登门把“放牛索”(用绳索把牛缚倒的方法)一整套技术教给了成开元。
至于诊断处方,教得更仔细。他常说;“牛不比人,有病痛自己不会讲,全靠我们看得仔细。把病看错了,开错了处方,就会把牛诊坏。牛是农家宝,当兽医的就要尽心,不能马虎半点。因此,他在向成开元传艺的时候,不但耐心地讲解如何运用望(看)、闻(听),问(问饲养员)切(测体温、脉搏等)”四种办法鉴别牛病,并且常牵着好牛与病牛、患寒症的牛与患火症的牛教成开元进行对比,使他更具体地掌握这些病的特点。当师徒一起出诊时,他总是让徒弟看病、处方,自己用心具体指导,有一天,他们到加利大队第四生产队去诊一条病牛,成开元诊断结果,认为牛腿发肿,是患的“风火下蹄”病。王光保笑着告诉他:“不,你看错了,这是患的风湿下蹄,这两种病的症状差不多,要看得特别仔细才能分辨出来。”他讲解了风火下蹄病的症状之后,又撬开牛腿,指着病处对成开元说:“牛脚的皮肤裂有小缝,脚发高烧,肿处用手打去成实音,这是风湿下蹄病。”成开元再诊第二次,经过比较,果然如是。
师傅的耐心指教,使成开元非常感动,他对师傅的尊敬与关怀,也是无微不至的。他跟师傅出诊时,总要抢着背袋子,拿牛索。在工作上,只要自己力所能及,总是为师傅代劳。他说:“让师傅有时间多研究些技术,对社里、对自己都有好处。”这使王光保受到很大感动,把所有诊牛技巧都毫无保留地传给了这位称心的徒弟。就拿行针来说吧!有些针法如云头、脖气、黄金头以及肾愈等针,技术要求很高。过去这号当家本领师傅是不外传的。而王光保连这些都和盘托出了。由于这样勤教苦学,成开元很快就掌握了四十多种针法。
现在,成开元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兽医了。他正式担负了三个大队的耕牛伤病防治工作。今年,成开元经手诊治的四十多头耕牛,除一头正在医治尚未痊愈外,其余都迅速恢复了健康。但是,成开元还不愿离开师傅,一有机会,就要跟师傅一道出诊。他说:“师傅到底是师傅,跟他走一次,有一次收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