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政府和群众间的桥梁——记赵锡岭做好人民代表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27
第4版()
专栏:山西通讯

政府和群众间的桥梁
——记赵锡岭做好人民代表的故事
本报记者 王孔诚
太原市北城区的居民们,常爱说他们这个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太原市大中市商场玻璃门市部副主任赵锡岭,兢兢业业地做好人民代表工作的故事。
几年以前,解放路是没有澡堂的,住在这一带的太原钢铁厂、太原机器厂、太原锅炉厂等工厂的工人,对他们下了工还得到市里去洗澡,都感到很不方便。赵锡岭听到工人们的反映后,也认为当地没有澡堂确很不便。在市长接见人民代表日的时候,他向市长岳维藩反映了这个意见。市的有关部门接受了他的建议,1957年就在解放路建了一座宽大、舒适的澡堂。但是,去冬今春赵锡岭看到有些工人还是到市里去洗澡。他很奇怪,再一了解,原来这个澡堂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人们都不爱去。为了弄清服务态度究竟怎样不好,他专门到解放路澡堂去洗了两次澡,一次水太冷,一次水太热。他问服务员为什么水温不适当,服务员很不耐烦地回答说是烧锅炉的人少。他弄清情况后,又再一次把这些问题反映给市长。市有关部门帮这个澡堂调整了人员,并向工作人员进行了教育。不久,解放路澡堂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好了,去洗澡的人多了。赵锡岭自己又去洗了一次澡,感到确是不错,才放下心来。
连任太原市四届人民代表的赵锡岭,出身贫农家庭,今年六十一岁。1953年他被选为市人民代表后,常对别人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民主制度。人民代表是真正由人民群众实行普遍平等的选举产生的,代表要真正反映人民的意志,还要真正能够实现人民的意志。”同赵锡岭接触过的人,也确实感到他非常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
去年秋天,赵锡岭被商业局派到郊区亲贤人民公社收购中药时,有些社员向他反映现在中药的收购价格偏低,他立刻注意这个问题。回到城里后,他马上把这问题向市长反映了。市卫生局对全市中药收购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后,肯定他反映的意见是对的,并在今年春天根据国家的政策提高了四十七种中药的收购价格,结果,社员们生产和出卖中药的积极性比过去大大提高。在9月份全省举行的物资交流会上,市中药收购单位一下子就和有关的公社签定了十八万斤的中药收购合同。
赵锡岭有一套收集群众意见的方法。例如早上看到马路上有马粪,说明政府关于马车带粪兜的规定没有很好贯彻下去。雨后,路旁的树坑下陷了,说明城市绿化工作中的栽培、管理工作有问题。平时听到群众议论哪路汽车开得不按时,哪个菜店有浪费现象等,这些,他都记在心里。他还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访问群众,认真接待群众来访和处理人民来信。由于他一心为群众办事,经常有人找他和给他写信。这样,他收集到了大量的群众意见,据统计,由1955年3月到今年10月,在五十多次市长接见代表日中,他一共反映了有关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意见三百多条。在太原市四届人民代表大会所举行的十三次会议上,他一共提出了九十四件提案。
赵锡岭不光积极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而且积极在群众中宣传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
赵锡岭在做好人民代表工作的同时,依然做好了自己的业务工作。他几年来都是门市部的先进工作者。北城区的居民们对他们自己选出的代表非常满意,称赞他真正是政府和人民群众间的桥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