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披荆斩棘 建设山区 五台山林场三年开荒造林四万亩 发展了林业农业生产,饲养大量畜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28
第2版()
专栏:

披荆斩棘 建设山区
五台山林场三年开荒造林四万亩
发展了林业农业生产,饲养大量畜禽
据新华社讯 国营福建省南安县五台山林场职工,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劳动,已在方圆百里、人烟稀少的五台山上,垦荒营造了四万多亩用材林和经济林,发展了粮食、畜牧业生产和多种经济。
现在,这个林场已经种上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三万九千三百五十多亩,油茶、油桐、棕榈和果树等经济林五百多亩,其中有四千五百多亩开始郁闭成林,最高的达五六米;还建立了苗圃,三年共育苗一百七十多亩、三千四百多万株,不仅使苗木做到完全自给,而且拿出大量苗木支援附近群众造林。在发展林业生产的同时,林场职工在幼林行间种植了杂粮,积极发展了多种经营,三年共收获粮食十七万多斤,蔬菜三千二百多担,养猪二百八十多头、家禽几千只。
五台山位于晋江上游南安、永春、仙游三县交界处,主峰高达一千一百多米,终日云雾萦绕,杂草丛生,野兽出没。1958年1月,在中共南安县委的领导下,三十多个干部率领七百多名工人,登上五台山,建设林场。当时正值严冬,为了不误造林季节,职工们不顾严寒,在上山的第三天,就披荆斩棘,开山辟路,很快开出了一百多华里的林间小路,在八千多亩肥沃的宜林地上挖穴造林。
造林以后,职工们根据“以林为主,林粮并举,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方针,在幼林地上间种番薯、高粱、芋头、木薯、花生、生姜等杂粮和经济作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