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漫话福州脱胎漆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29
第6版()
专栏:手工艺的花朵

漫话福州脱胎漆器
毛文凡
福州脱胎漆器是在一百五十多年以前(清乾隆时代),由一个平凡的漆匠沈绍安发明创造的。他受到我国泥塑佛像的夹紵制法的启发,利用模型制成脱胎漆器。方法是先用粘土塑成模型(如花瓶、人物等)然后在模型外面用生漆背上多层绸布,俟其干后,用水将里面的粘土泡烂挖掉,洗條干净,然后在器物表面髹上各色漆料。这样,便成为轻巧光滑的脱胎漆器。后来,艺人们又用存放多年的干楠木或山榉木,制成木胎漆器,由于胎身很薄,产品很轻巧。随着漆器工艺的发展,逐渐与木刻相结合,以木雕品作胎,在上面涂漆。涂漆方法主要有推光漆、薄料、厚料等三种,其中以推光漆为最佳,制出来的成品,光亮如镜。其法先把髹在器物上的漆加以推磨,使漆面没有疙疸和刷痕,然后用头发丝沾以瓦灰、生油进行摩擦,使成为润滑光亮的成品。
福州漆器的装饰方法丰富多彩,大体上可分为沉花、平花、浮花三类。沉花,又称暗花,是在漆器表面上糙漆或光地后,加以彩绘各种纹样装饰,然后在纹样上再盖一层透明漆,经过精细的研磨推光后,便成为表面光滑而又能显现出花纹、隐约有光彩的漆器。利用这种装饰技法制作的金鱼盘,鲜红晶莹的鱼群,好像活在水里一样。平花,是在已涂好漆的器物上,进行漆画描绘、嵌银或进行特殊技法的表现。漆画又分描金彩绘、描金、晕金、黑漆淡绘等,多半取材于山水、花鸟和人物,工笔细彩,十分秀丽。嵌银是以银、锡等薄片粘贴于漆器上,然后刀刻成花纹,再涂上一两层漆,经过干燥打磨、推光,便显现出花纹图案。浮花,是在漆器上进行印锦、堆漆上彩、雕刻、填形,或用玉石、黄杨木镶嵌。印锦是由剔红发展而来,将纹样刻在木刻上,用漆料翻模复印出纹样后,以漆粘在器物需要装饰的部分上,再加上漆、贴金而成,看上去和雕漆一样。用上述方法制作出来的成品,有烟具、茶具、餐具、果盘、台灯,及高级家具、收音机和热水瓶外壳等日用品,又有屏风、挂屏、不同造型的花瓶及漆器人物等陈列品。有的光亮如镜,有的闪闪发光,有的绘制各种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等图案,清新典雅,绚丽多彩。
解放以后,福州漆器在艺术创作上,贯彻执行了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建立了漆器研究机构和试验工厂,在老艺人和美术工作者密切协作下,不仅继承了原有的优良传统,而且不断发扬光大。解放十二年以来,创作了上万种新作品,近一两年还创作了以漆器为主与石雕、绸花、木画等工艺品相结合的新作品,使福州漆器的花色品种更加丰富。在色彩上创造了一套新髹漆法,可以把生漆配成各种颜色的漆,如奶油白、天蓝、淡青、苹果绿、淡黄、米色等,这些五彩缤纷的颜色使福州漆器更加绚丽;特别是1957年创造了宝石闪光漆,各式花瓶和套盒,髹上各种配方的宝石闪光漆,看上去有的像红宝石,有的像绿翡翠,有的像黄玛瑙……,灿烂夺目,异常好看。在题材上,也比过去更加丰富多彩。除创作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外,还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作品,如毛主席立像、工农兵浮雕像、“和平之春”的大围屏、“少年之家”的大漆瓶、“民族大团结”的金锦瓶、“闽江运食忙”的挂屏等等。尤其可喜的是,近二三年来,漆器工艺开始与现代工业、建筑工业相结合。如长春市第一汽车厂制造的红旗牌、东风牌小轿车的仪表板和车内附件,采用了福州漆器的赤宝砂、嵌银上彩、印锦等装饰,使我国的小轿车的装饰光泽华美、壮丽美观,更加富有民族风格。(附图片)
老艺人李芝卿传授经验
双耳小花瓶与嵌银马车瓶
笔筒与小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