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登台之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01
第4版()
专栏:

登台之前
本报记者 陆左华 何其烈
最近,上海市戏曲学校京昆实验剧团正在上海演出。这个团内有四十九名昆曲青年演员,他们在戏曲学校经过了八年的学习,如今一个个崭[zhǎn]露头角,生旦净丑,文的武的,一应俱全,能够上演的戏有一百七十多出。下面介绍的是这个学校师生的教学生活片断。
诲而不厌
在上海市戏曲学校,提到昆曲教师,学生们话语滔滔:沈传芷老师是严而慈,朱传茗老师严而可亲,华传浩老师严教有方。
学生们也非常崇敬校长、昆曲专家俞振飞。
俞振飞在学校里经常为学生们“拍曲”,一板一眼都不放松。即使他外出时,也不断写信回来,谆谆[zhūn—zhūn]告诫学生们首先学好基本功。他在一封信上这样写着:
“蔡正仁(小生)和方洋(花脸),在《牡丹亭》里把《梅花观》的‘观’字都念成平声,要改念上声,声音等于‘馆’字,不要念成‘官’字。还有在‘离魂’中的‘蒙蒙月色,微微细雨’两句,虽然‘蒙’和‘微’都是阳平,但为了避免‘一顺边’毛病,我认为‘蒙蒙’两字应先高后低,‘微微’两字则先低后高,这样念起来就比较悦耳动听。”
许多教师和俞振飞一样,对学生的一些细小的缺点都不放过。
人尽其材
如何把几十个十来岁的孩子,安排到最能发挥才艺的行当上,发挥他们的才智,学校领导和老艺人费了不少心血。
老艺人经验丰富,眼力好,但是并不因此轻易决定一个学生工什么角色。他们与学生亲密相处,从身材、扮相到性情、爱好,乃至讲话的音调,都认真审视、辨别。学生华文漪[yī]、王英芝都是不大爱说话的姑娘,指导她们的朱传茗老师经常思索,并与别的老师商量,认为华文漪宜于扮演像《狮吼记》、《墙头马上》等戏里的性格坚强、开朗、泼辣的妇女,于是分配她演这些戏,效果很好。王英芝扮相雍容端方,嗓音响亮,表演比较细腻,他认为她适合演高贵夫人和大家闺秀一类的角色,果然她在主演《惊变埋玉》、《游园惊梦》等戏,深得好评。方洋嗓音宏亮,念唱清晰,一开始就工花脸,指导他的老师薛传纲、邵传镛[yōng]和陈富瑞商量后,认为他有兼学京剧的条件,这对他的艺术发展有好处,因此他除主演昆曲《醉打山门》、《单刀赴会》等戏外,在京剧《杨门女将》中还扮演孟怀远,受到观众赞赏。
但是,学生们毕竟年纪还小,不是每个人的苗头都一抓就准的。刘异龙初以面貌清秀、声音宏亮等条件工小生,不久,发现他工小生不大合适,改学老生,可是他工老生也不对头,后来又改学武生、花脸。入学的头两年换了四个行当,都不上路。假若在旧社会,这孩子早会被“取缔”了。学校领导为他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据昆丑教师等人的意见:刘异龙眼大、灵活,腰腿伶俐,口齿清楚,可以专丑角。果然,刘异龙一经工丑,他的特长就显出来了。
勤学苦练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除了老师的指导外,还需要学生勤学苦练。
在校舍底层楼梯脚下,经常可以看见一个学生双肘下紧夹着两个枕头,两腿蹲下,腹部收缩,上身挺直地踏着楼梯的阶级,一步一亮鞋底,上了一楼,再上二楼,嘴里还在哼唱,一字一句地咬嚼苏州音。这是在《戏叔、别兄》中扮演武大郎的小丑成志雄,他在苦练昆丑独特的步法——矮子步。
许多学生不仅坚持不懈地练功,而且非常好学,钻研表演艺术。女小生岳美缇[tí]在新戏《红楼梦》中扮演贾宝玉,为钻研这个角色,她抓紧时间博览了小说《红楼梦》的各种版本、插图和许多资料,欣赏了大量的古代仕女画和泥塑、陶制的人物,七次观摩越剧《红楼梦》。每有所得,她都记下来,有的三言两语,有的长到五、六页,有的标出体会之一、之二、之三。这使她能较好地塑造出了贾宝玉的艺术形象。她游览各地名胜古迹,对亭台、楼阁、雕刻、绘画,一景一物都不轻意放过,有意识地与舞台上表演的意境联系起来,加深和丰富了她的舞台形象和感染力。
(附图片)
上海市戏曲学校京昆实验剧团演出“杨门女将”。这是佘太君率众女将出征的一个镜头
新华社记者 霍生联摄
梁谷音在《思凡》中饰小尼姑 张楚良
在《白蛇传》《游湖》一场中,岳美缇饰许仙 张乐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