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教学四十年——记丘宗岳教授诲人不倦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04
第3版()
专栏:

教学四十年
——记丘宗岳教授诲人不倦的事迹
新华社记者 李正杰
10月29日,七十二岁的南开大学化学系主任丘宗岳教授在校工作整整四十年了。学校特别为他隆重举行了庆祝活动。一些学术界知名人士、老同事、老朋友,特意从外地赶来向他祝贺。宾客中多数还是丘宗岳教授的老学生,有些人现在也已经鬓发斑白了,但仍按几十年前当学生时的习惯,恭敬地称呼着“丘先生”。
过去,失业等待着他培养出的学生
丘宗岳教授是清朝末期最早出国学习自然科学的留学生之一。当时封建统治给祖国带来的灾难,使他对流行一时的“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说法产生了信仰,就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1911年,他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从大学到研究院,整整十年的苦读,得到了博士学位。他抱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志愿到南开大学任教。那时南开大学的化学系全系只有四个学生,连个实验室都没有。但是在他辛勤地努力下,终于在1924年,培养出了第一期毕业生,但毕业的学生却只剩下一人,其他三人都半途辍[chuò]学或转业了。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办教育只是装点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丘宗岳教授跟随学校迁到昆明继续在西南联大任教,那时他的生活已经困顿到连房租都交不上,就在他因为严重的胃病而时常吐血的情况下,还不得不在任教之余到大街上摆设地摊维持生活。谈起这些往事,老教授是十分感慨的,他觉得问题不在于个人生活的困顿,使他最痛心的是看不见前途,失去了希望。失业等待着他培养出的心爱的学生,苦心创办的化学系日益失去了生气……他说:“一年又一年,春夏秋冬无情交替着,我在南开大学度过了将近三十年压抑的生活。”
每次讲授像对待一门新开的课程
老教授谈到这里有些激动。他停了一停,然后用加重的语调重复了一句:“现在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只有衷心地感谢党使我看到了前途,有了希望。”几十年来,丘宗岳教授除了担任化学系主任的领导工作以外,还一直讲授物理化学、热力学等课程。老教授在教学工作中一贯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听过他的课的学生们这样比喻:“丘先生能把复杂的概念,讲解得像清水一样清晰透彻。”他在教学上下了很深的功夫,尽管对一些课程已经有了几十年的讲授经验,但他每次讲授时仍像对待一门新开的课程那样,认真备课,刻苦钻研。他不止一次地向青年教师说:要想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除了要看自己讲了多少、讲清楚了多少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们吸收和掌握了多少,应该时刻记住听讲的对象是第一次接触这些新知识的青年学生。丘宗岳教授的学生在化学系里已经有七八代了。全系一百五十名教师当中,从副系主任、教研组主任、著名的教授直到刚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几乎90%以上都是他教过的学生。每到傍晚,老教授的家里经常宾客盈门,有的来探讨学术问题,有的来请教教学上的问题,甚至有的教师的著作也要请他作最后的审阅。
老教授最大的愉快是把经验传给青年教师
近几年来,党为了照顾他的身体,不再让他担任繁重的教学工作,他就进一步把精力集中到培养青年师资上了。物理化学教研组的青年教师到丘宗岳教授家里请教有关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制度。这个教研组青年教师陆续开的一些课程,都是在老教授耐心指导下开出的。从编写讲稿开始,老教授就指导他们搜集资料,弄懂一些不清楚的问题。讲稿编出以后,还给作最后的修改。这种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给了青年教师们很大的教育和鼓舞。通过青年教师的试讲,老教授还要具体指导教学的方法。就这样,使得青年教师们一个一个独立地担负起教学的任务。
现在南开大学化学系有师生员工一千多人,比解放前整个南开大学的人数还多。在解放前将近三十年间这个系的毕业生只有五十一人,而解放后从1949年到1961年毕业生就达到六百五十五人。
这个巨大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鼓舞着丘宗岳教授,因此他时常说,“一定要更好地贡献出自己晚年的一点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