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沔阳水利工程 排灌形成体系 大旱有水灌田 暴雨没有渍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08
第2版()
专栏:

沔阳水利工程 排灌形成体系
大旱有水灌田 暴雨没有渍涝
本报武汉7日电 易旱易涝的湖北沔[miǎn]阳县,由于三年来建成排灌结合的水利体系,在今年旱涝并袭情况下赢得了好收成。
沔阳县位于江汉平原中部,全县共有耕地一百九十多万亩,主产粮食和棉花。今年全县遭遇了春、秋两季大旱,每次干旱都持续两个月之久;夏季又出现一次强度特大的暴雨,全县平均日降雨量达二百五十毫米,局部地区四小时内就猛降二百多毫米。但由于三年来的水利工程发挥了排灌效能,尽管旱涝并袭,大面积收成仍比去年好。在旱象发展的时候,人们把汉江之滨的泽口闸打开,汉江水便以一百三十多个流量滚滚泄入总干渠,再经过南北两条干渠的分水建筑,顺着一万六千三百多条支渠、毛渠,流入田间。据统计,全县一百六十四万亩受旱面积,除二万亩“死角”田因旱减收外,其余的都得到了灌溉,自流灌溉面积达七十一万多亩。当暴雨猝[cù]至,田水骤满的时候,人们又将四百三十座大、小排水闸打开,按着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秩序,互不干扰地泄入长江和汉江。仅七天时间就排出了全部渍[zì]水。
在旱涝交替的年成里,能够保证大面积高田低田都获得好收成,这在沔阳县的历史上是从没有的。据记载,从明朝到解放前约三百年左右时间里,全县仅修建了排水一万多亩的剅闸七座。每年因旱、涝灾害不保收的田达六十多万亩,占总面积的32%。解放后虽然连年兴修水利,但常年仍有二十万亩左右不保收。1958年初,中共沔阳县委组织各级党委对全县水利面貌和治水方法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沔阳县历年旱、涝灾害主要有两个原因:原有水利设施既少又乱,雨多蓄不了,又排不出去,久晴又容易干涸[hé];全年雨量分布不匀,约有60%集中在夏季,形成春秋易旱,夏季易涝,几乎每年都发生防渍和防旱的矛盾。沔阳县委在发动群众进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便提出了“内排外引,排灌兼顾,等高截流,分层排灌”的方针。这条方针的基本点是:以建立在汉水之滨的泽口进水闸为枢[shū]纽,根据不同等高线,分层组成一个兼有排灌两套体系的水利网。这条方针提出以后,大大鼓舞了全体干部和社员的积极性。1958年冬季依靠人民公社的集体力量,组织了全面施工。到去年为止,共修成大、中、小渠道一万六千三百一十条,大、中、小型排灌剅闸七百七十五座。整个工程所完成的土方和石方,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多两倍。在这些工程建成以后,人民公社又成立了水利管理机构,对合理用水、组织队与队协作抗旱,起到极大作用。
三年来的水利建设不仅战胜了今年旱涝灾害,而且也节省了大批抗旱、排渍的车水工,增加了作物田间管理的劳动力。水利条件的改善,也为扩大耕地面积创造了条件。全县七十多万亩荒湖,过去因为常年渍水,不能种植作物,三年来随着排灌条件的改善,已逐步扩大栽插面积二十七万多亩。
三年来的水利建设,也改善了沔阳县交通条件。现在从县城乘内河木船可以跑遍全县各区,比陆运节省人力和物力。各人民公社还利用干渠上的控制建筑和分水建筑,修建了十处小型水利发电站,有的站已开始输电。
目前,各人民公社正组织技术力量进行勘测设计,准备今冬明春把成龙配套工程抓好,以便更进一步扩大排灌受益面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