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上海港的引水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08
第2版()
专栏:行行业业

上海港的引水员
张士敏
7月14日的早晨,长江口外大雾弥漫。英国轮船“北海”号,由我国引水员龚阿六引领,向着上海港前进。
龚阿六,这位工人出身的引水员站在驾驶台前,沉着地注视着前方的航道,不时转头看看雷达莹光屏上的光点,发出舵令。在白茫茫的大雾中,能见度很低。当“北海”号在铜沙引水站接受领航时,船长就怀疑能否继续航行。龚阿六作了肯定的回答。现在,船长仍站在龚阿六的旁边,不安地拉着汽笛。
船平稳地前进着。航道上的航标一个又一个地闪过去,龚阿六看看表,轮船经过航标的时间和方位,与他事先计划好的几乎一点不差,航向完全正确。船长想看看航标,以便判断一下他这条船的命运,但他找不着。龚阿六便向他指出下一个将要出现的航标的方位,请他注意看。果然,他找到了,船长换了笑脸,对龚阿六说,“你辛苦啦!”便走出驾驶台,自己去休息了。
当“北海”号安全地停泊在上海港之后,船长握着龚阿六的手说:“谢谢您,好领港!”
龚阿六和我国的引水员们,严肃的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不少外国船长的钦佩和尊重。
可是,解放前的上海港,却是另一种局面。那时,引水权被帝国主义所霸占,外国兵舰、船只在港内横冲直撞,我国船只随时都有白白被碰坏、撞沉的危险。
现在,这种悲剧永远地结束了。任何一艘要到上海港来的外国船只,必须经过申请、批准,并由我国引水员引领,才能进港。
上海港是世界上有名的一条难行的港口。它的航线长,航道又窄又弯曲,潮水急,船只多。以前,外国引水员在黑夜和潮水急涨急落的情况下,是不领航的。现在,我们的引水员提高了领航技术,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潮水是急涨还是急落,只要需要,随时可以开航。引水员钱毓佳[yù-jiā]曾经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引领一条万吨轮船出港。
那是一个细雨霏霏的黑夜,黄浦江上的潮水急剧地退落。靠在中华南栈的一艘希腊船“帕土扑拉斯”号要马上出港。引水员钱毓佳接受了这一条船的领航任务。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开航,是没有甚么固定的办法可以依循的,全靠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技术和船内外的密切配合。他要了两条强力拖轮来协助,并请港务监督部门加强江面巡逻,防止不燃灯的木船窜出来,造成事故。
船顺利地离开码头,过了第一关,就逆水而上,到白莲泾调头区调头。“帕土扑拉斯”号全长近五百英尺,在一般情况下,需要有宽八百米、长一千米以上的航道才能兜得过来。而白莲泾调头区只有二百多米宽,七百多米长。当然,有了拖轮协助,可以缩小它的调头圈子,但这时每分钟的水流速度约一百米,就是说,要在七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调完头,如果时间和速度掌握不好,就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不是船尾碰着东岸,就是船头撞到西岸,或者被急流水冲离调头区,撞着下游的浮筒。
船进入了调头区。黑夜、细雨,视线不清,钱毓佳站在露天驾驶台上,凭着两岸的灯光,根据水流速度,正确地选择好调头地点,立即要求拖轮准备配合,一只拖轮在船头右边拖,另一只拖轮在船头左边顶推,“帕土扑拉斯”号渐渐横过来。这时,“帕土扑拉斯”号整个侧面承受着水流的压力,急剧地随水下流。钱毓佳赶紧发出信号,要求两只拖轮全速推拉,使“帕土扑拉斯”号船头迅速转移。两岸的灯光像流星般往后飞去,五六分钟之后,船头摆过来了,“帕土扑拉斯”号正好走在航线当中。以后,他又克服了在黑夜顺着急流航行的困难,终于把“帕土扑拉斯”号安全引领出港。
引水权掌握在我们手里之后,上海港的引水工作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引水技术大大提高,引水员的队伍在不断壮大。解放以来,我们从航运学校的学生和海港的工人中培养了一批新引水员。现在他们又在带徒弟,培养更新的一批引水员了。
(原载《解放日报》,本报有删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