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重放光彩 汕头举行传统剧目汇报演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09
第4版()
专栏:

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重放光彩
汕头举行传统剧目汇报演出
据新华社广州8日电 广东汕头市最近举行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发掘继承传统剧目的汇报演出。汕头专区正字剧团、海丰西秦剧团、海丰白字剧团一共演出了二十多个传统剧目,使这三个在解放前濒于湮没的古老剧种,放出了新的光彩。”
这次演出的《沙场会》、《方世玉打擂》、《绑阿哑》等,都是以少林拳为基础的南派武工戏。这种南派弓马演技在舞台上的重现和活跃,引起了汕头市观众和戏剧界的重视,认为它是我国戏曲武功艺术的组成部分,又是正字、西秦、白字三个剧种所擅长的艺术应该大力发掘,整理和推广。
在剧本、表演艺术和唱腔、音乐等方面,三个古老剧种各有它独特的艺术遗产。正字剧团演出的《沙场会》和《武松杀嫂》,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曲牌唱腔。在《沙场会》里,饰演袁彩霞和匡小姐的两位演员,以两支马鞭做出很多戏来。两人在号角马嘶交鸣的音乐效果中,依靠马鞭和身段,表现出了紧张的情境,不同的个性和内心活动,显示了正字戏弓马功的特色。西秦剧团演出的《绑阿哑》是一出哑剧,主角是一个哑子,他在戏里没有一句道白和唱词,可是演员却依靠做工,把阿哑蔑视权奸恶霸,勇敢正直的性格和行为表现了出来。白字剧团演出的《白鹤寺》,控诉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残酷,悲剧效果很好。
这次会演,观众不但欣赏了老艺人陈宝寿、刘妈倩、曾月初、罗宗满等精湛的表演艺术,而且看到了许多青少年演员的精彩演技。十六岁的正字剧团演员余胜庚,饰演《方世玉打擂》中的方世玉,演来动作矫健,神采焕发,威武逼人,南派的拳棒都打得出色,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喝采。正字剧团青年女演员黛珠表演的弓马旦艺术,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正字、西秦、白字都是汕头地区古老的剧种,盛行于海丰、陆丰一带。据统计,正字戏拥有二千六百多个包括高腔、昆腔和杂调等剧目,在表演上气派大,舞蹈性强。西秦戏有剧目一千多个,在演技,音乐唱腔、脸谱上自成系统,富有表现力。白字戏是在闽南、粤东古代民间歌舞基础上受到南戏影响而形成的,它用海陆丰地方方言演唱了生活气息浓郁,传统剧目丰富,音乐中也有不少古老的曲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