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考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09
第6版()
专栏:

考验
榆楸
附近住着一个文工团。这些日子,每天可以听到演员们“啊——嗬嗬——”地练嗓音。虽说不是在舞台上正式演出,听起来倒也别有一番滋味。听那男低音,像是一匹猛兽在峡[xiá]谷里呼啸着奔跑。而听起女高音来呢,又好像眼前有一个勇敢的姑娘在攀登悬崖,一步比一步高,一步比一步高,上呀,上呀,嗨呀,不行了,上不去了——不怕,拿稳步子,再上,上呀,上呀,好!上去了,上去了!
男低音的浑厚深沉,女高音的从“上不去”到“上去了”,自然都是来之不易的,决不像我说的这么简单。就算这些都还不是最优美动人的歌唱吧,但是,要达到这一步,恐怕没有三五年的功夫也是不行的吧。在这之前,他们该起过多少天早,练过多少遍嗓子,流过多少汗!我寻思着,心中充溢着敬佩之情。
我的脑子里浮起了战争年代部队里的小号兵的形象。当部队在一个地方驻扎下来的时候,每天早上,小号兵要算起得最早的了。他们背上军号,跑到小河边,或者奔上山岭,开始了他们那每天必修的“课程”——练音。你听,这时候他们并不吹奏什么复杂的乐曲,而是一遍又一遍地练习那几个单音阶。我常常从黎明的睡梦中被那号声震醒,但我丝毫没有厌烦之感,相反,我的思绪被牵了去,我竖起耳朵谛[dì]听着,一遍又一遍。听着听着,我暗暗为我们的小号兵使劲,叫好。多么肯用功夫的小家伙呀!要从军号上“摸”到那几个音,而且要摸得准,并不十分容易。这不是用手去摸,而是用嘴唇,用那微妙的感觉去摸呀。这不也有点像勘探队员到崇山峻岭去探宝吗?为了要找到他们要找的东西,需要攀登多少山路!从右边走不通,就再从左边走。从前边上不去,就再从后边上。最后摸出了一条路,才能把宝藏发掘出来。谁要想贪图省事,半路上急躁起来,那就只好两手空空地回来。
我又想起我们的先辈练习武艺的情景。有许多故事,也许比我上面所谈到的演员和号兵的情况更要动人得多。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吃苦,磨练,吃苦,磨练。我很喜欢“闻鸡起舞”这句话。简简单单四个字,没有什么奥妙,但它却形象地概括了我们的先辈苦练武艺的坚韧精神。天还没有亮,房子外面也许正在刮着冷风,飞着大雪,可是,起来!不能再睡了,这是精力最饱满的时候,这是一天的开始!于是,你看,一个英武的少年,或者是一个银须飘拂的老人,冒着风雪,消失在熹微晨色中,单见飞舞的刀光剑影与他们锐利的眼睛一同闪闪发亮。就是这样,数年如一日,数十年如一日,一个万夫莫当的勇士终于诞生。
从演员、号兵、勇士身上,使我想到,要学会一种本领,不管文也好,武也好,歌也好,舞也好,吃苦精神永远都是必需的。
在战争年代,我们常常以经得起艰苦斗争的考验来勉人和自勉,今天,在为掌握一种客观规律,为掌握一门技巧而付出的劳动中,愿不愿吃苦,能不能吃苦,是否也可以说是对我们的一个严重考验呢?
 *楸[qi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