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吸收传统戏曲技巧 掌握四川方言特色 四川人艺新排讽刺喜剧《抓壮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10
第4版()
专栏:

吸收传统戏曲技巧 掌握四川方言特色
四川人艺新排讽刺喜剧《抓壮丁》
据新华社成都9日电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最近重新排演的四川方言讽刺喜剧《抓壮丁》,很受观众欢迎。
《抓壮丁》是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三幕剧。写的是国民党反动军队和地主恶霸以抓壮丁为名,狼狈为奸,敲诈勒索的故事。
虽然那种黑暗的岁月早已过去了,但是观众对这次演出仍然很感兴趣。从剧中“土老肥”(乡下地主)李老拴被保长王麻子假借抽丁敲诈钱财开始,直到这批反动家伙消除前嫌,共谋抽丁,被暴动的农民包围在李家大院,几乎每一个场景都引起观众哄堂大笑。这个戏里有许多富于性格特色的词汇和谚语,把剧中人“土老肥”李老拴的悭吝[qiān-lìn]贪婪[lán]、胆小怕事,保长王麻子的油滑阴险、谄[chǎn]上骄下,以及负责抽丁的卢队长的横蛮无知、作威作福,都刻划得入木三分。有时,由于恰当地运用了一句方言,既表达出人物的性格、教养,又展示出这个人物同周围人物的关系。
《抓壮丁》是个具有突出语言效果的话剧。只有纯熟地掌握四川方言的特色,才能表达出这个剧本在语言运用上的巧妙之处。但是,在这个戏里担任角色的不仅有外省演员,即使本省演员也来自川东、川西、川北等地,他们过去又长期用普通话演出,因此要掌握以成都语音为基础的标准四川方言,作到字音清楚、节奏鲜明、声调铿锵[kēng-qiāng],也有不少困难。初对词时,大家几乎念不断句,许多方言谚语的含义也弄不清楚。于是,他们三三两两分别组合起来,共同琢磨,互相矫正。许多人还挑选了一批难于掌握的四川尖音字和独特词汇,加以练习。剧院并邀请一些著名的川剧演员,帮助大家进行语言训练。经过这样刻苦的功夫,许多人开始把握住四川方言的特色。
在导演处理和表演上,《抓壮丁》的演出也吸收了传统戏曲的许多优秀技巧。从舞台调度、人物造型到小道具的使用,他们都仔细研究传统戏曲的一些表现手法,恰如其分地给予强调和夸张。根据传统戏曲中的“亮相”,导演萧锡荃还巧妙地安排了表演中的一些“停顿”,使剧中深刻揭露反动人物丑恶性格的某些场景给观众留下更加强烈的印象。
(附图片)
四川籍的演员徐峙(中、饰地主李光拴)、赖昭祥(女、饰三嫂子),在帮助演员唐高齐(右、饰王保长)掌握四川语言的轻重节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