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鸟张”的玉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10
第4版()
专栏:

“鸟张”的玉雕
本报记者 孙世恺
一只翠绿的鸟,落到一个大瓜上安息,嘴里叼着一枝黄叶,栩栩[xǔ-xǔ]如生。这就是北京玉器行业久已闻名的“鸟张”——张云和老艺人新设计的作品。从一块半圆不扁的玉石上,巧妙地利用它的自然形状和色泽,竟雕琢出这样生动逼真、色彩艳丽的工艺品,真不知蕴藏着艺人多少匠心和智慧。
车间里琢玉时发出的沙沙声,有节奏地传进创作室里。张云和老艺人从桌上拿起这件刚刚琢成的得意作品,满心眼里高兴。他随手指着绿身黄脑门的鸟,对我说:玉器工艺品设计上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利用一块玉石本身原有的纹理、形状和自然色彩进行设计,才能雕琢出造型这样完美,自然色彩运用得恰到好处的作品。在玉器行业里,把这叫做“善用俏色”。
这时,陪我参观的厂长办公室一位女同志,站在一旁笑着说:张云和雕琢的鸟儿还有个绝活叫“张嘴透爪”。她马上又指着桌上的玉鸟说:“你看这只鸟落到瓜上,两爪抓得多么有力,真像活鸟一样啊!”仔细看来,“鸟张”的作品果然如此。他雕琢的鸟,双爪前后关节骨都自然、显明,爪尖用劲往下抓着。鸟的嘴也是张着,甚而能看出鸟嘴里的舌头和上牙堂,显得逼真又有生气。
张云和能巧妙地抓住活鸟从嘴到爪的生动形象,正是他数十年如一日苦学苦练的真功夫。他琢活不“闭门造车”或只是模仿前人,却喜欢到现场去反复观察。北京动物园是他最好的课堂。当我们从鸟爪雕空等技艺,谈到深入生活观察活鸟的时候,老艺人满脸堆笑,颇有风趣地说:“我在星期天最大的嗜好就是逛动物园,老看那些活鸟也看不够。自己雕琢一辈子玉鸟,总感到有不足的地方,应该精益求精。”
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玉石非常坚硬,用刀刻不动,只好用能转动、好像圆铁片一样的砣[tuó]子和金钢砂,一点点地琢磨。张云和就是运用这样看来十分简单的工具,雕琢出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鸟儿:有的刚刚落下安息,有的准备展翅飞翔,有的正在昂首高歌,还有雏鸟脱壳时小嘴怎么微微张开呼吸第一口空气。这些玉雕,都具有“鸟张”独特的艺术风格。今年,张云和仿瓷器挂瓶,结合玉器的特点,又创造了他这一流派的新作——鹦鹉挂瓶。在一片玉石上雕琢出的鹦鹉,刚劲有力地蹬着树枝上,振翅欲飞。更妙的是在树枝周围利用玉石的自然颜色,巧妙地琢成初生的嫩芽为陪衬,增加了作品的色彩,更显得生机勃勃。这件艺术品突破了玉器的一般设计手法,探索出玉器工艺品中的一种新产品。
在旧社会,张云和身怀这手绝技却不肯教给任何一个人,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现在,完全变了。他像许许多多老艺人一样,把多年苦心钻研积累下的技艺全部公开了。他亲自带七个徒弟,一边生产一边传艺。有些徒弟跟他学了一二年,就初露头角,琢出的玉鸟被行家看见,就称赞说:“像‘鸟张’的艺了!”尽管徒弟成长得快,他还是感到不满足。上星期天,他又亲自带着徒弟去北京动物园观察百鸟,不断丰富创作题材。他说:“希望徒弟的手艺能够早日青出于蓝,这才算实现了自己传艺的愿望。”
(附图片)
“鸟张”的徒弟雕琢的青玉双鸟
张云和老艺人新设计的岫[xiù]玉瓜盒鸟
本报记者 杜海振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