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汉剧探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13
第4版()
专栏:百花园

汉剧探源
江渊
汉剧发源于湖北境内长江中游和汉水沿岸。它曾经流行在汉水流域的襄(阳)樊(城),荆江流域的荆(州)沙(市),并在旧德安府治的府河一带,鄂东的“黄冈圩[wéi]”“兴国河”等地活动,本世纪以来又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据点,分成许多支派,而且远及全国不少省市。
在鄂北一带,有“一清、二黄、三越调”的说法,“清”是指的源出弋[yì]阳腔的湖北高腔;“越调”是至今还流行于鄂北、豫南的一种地方戏;“黄”就是“黄腔”,也是“楚调”的别名。
从楚调盛兴到汉调形成,大致经历了明朝末年到清朝道光中叶一百多年的时间。清人叶调元写的《汉皋竹枝词》中,曾有“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的说法。可见一百多年以前,西皮、二黄已经合流,汉调的唱腔已进入能够感动观众的成熟高度。
汉调除了西皮、二黄两种主要的声腔之外,也部分地吸收了当时盛行的昆腔和弋阳腔。从今天的汉剧剧目来看,出自《拜月记》的《风雨会》,出自《跃鲤记》的《芦林会》,出自《翠屏山》的《醉归》以及《扫松》《蓝关雪》等,都是用昆腔本子改成“二黄平板”来演唱的。这类“二黄平板”,句法可长可短,叶韵可平可仄[zè],因而运用灵活,变化多端,成为汉剧一种独特的风格。
汉剧前辈不少杰出的表演艺术家,积累了丰富的表演技巧。著名的一末(注)余洪元,以善于刻划人物而享有盛名,他以纯厚的唱腔、大方的做派在舞台上塑造了像诸葛亮、乔国老、杨继业、宋士杰等个性鲜明的人物。他善于博取众长,又敢独抒己见,为汉剧表演艺术开辟了一个宽阔的流派。
五丑李春森(大和尚)青年时代经过刻苦的锻炼,又有六十年舞台艺术实践的积累,不仅丑角本行有独到之处,就是《审陶大》的“老采”戏,《清风亭》的“窑旦”戏,以及他得意的《六出半》和尚戏同样演得十分出色。他讲究依靠基本练功,摸清戏情、戏路,从内(心)到外(形)演好一个角色。叫做“戏从心生,心转相转”。
四旦李彩云,八贴董瑶阶(牡丹花),也为汉剧青衣、花旦两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李彩云以细腻刻划古代妇女心理见长,《二堂舍子》的王桂英,《春秋配》的姜秋莲,都是他光辉的代表之作。董瑶阶的花旦戏给观众留下了工笔彩绘一般的印象。他主张演戏从揣摩人物出发,认为“演得像必须想得深,想得深又要做得确”。他演《会审》时,既要表现苏三求昭雪的控诉,又要表示对刘秉义刁诘穷追的厌恶。
汉剧名演员陈伯华正是亲炙[zhì]过李彩云、董瑶阶艺术创作的传人。她在本工青衣、涉猎花旦、武旦的情况下,还发展了“闺门旦”这个行当。几年来,陈伯华作了挖掘钻研的尝试,不仅提高了《宇宙锋》《窦娥冤》等青衣戏,还挖掘了《闹金街》《写状三拉》等花旦戏,对《二度梅》等闺门旦的表演,《三请樊梨花》等武旦戏的加工,也都进行了有目的的探索,并突破了汉剧旦、贴分行的限制。
汉剧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解放前它的遭遇却十分悲惨,老艺人相继死亡,传统剧目散失殆尽,汉剧班社所存无几。现在,湖北省的汉剧院(团)已发展到二十多个,老艺术家和中年演员都得到了发挥才能的机会,青年一代新人辈出,传统剧目和表演艺术的挖掘工作正在逐步深入。古老的汉剧开出了姹[chà]紫嫣红的花朵,呈现出一派蓬蓬勃勃的生意。
注:汉剧十大行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附图片)
汉剧名演员陈伯华(右一)在指导新演员排练“断桥”
黄尧勤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