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需要交流——听中央歌剧舞剧院的交响乐音乐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14
第6版()
专栏:听乐札记

需要交流
——听中央歌剧舞剧院的交响乐音乐会
李凌
在正常的情况下,每一个乐队,都有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指挥。这是培养一个乐队一步步提高,以至逐渐建立自己乐队的特有风格所必需的。
像中央歌剧舞剧院的管弦乐队,从他的成员的修养,指挥的性格,所担任的主要工作,以及它所着重演出的节目……在日积月累之后,逐渐地就形成了一些特点:表演稳实、音色和谐、干净、划一、互相间的协作融洽,铜管乐特别和谐……。当然,我们过早地肯定某一些还不那么成熟的特点,作为自己的风格,有时是有害的;但是,如果看不到这些自己所特有的根据与条件,以及对多日所形成的某些特色,加以注意,使之一步步发展下去,成为自己的风格,而去强求建立一种和自己的“修养”、“习染”、“性格”相反的作风,常常是吃力不讨好的。
有些东西,并不是形成独特的风格所必需的。比如像表演风度过于拘谨,常常会临到热情奔放的作品,也放不开,或常常只集中演出少数作品。这都是应该设法补救的。
各国的乐队,不管自己的指挥怎样精明,还是经常约请一些不同特点的指挥来客串演出。应该说,每一个比较成熟的指挥,都有某些独到的见解和特有的要求和排练方法。像中央乐团严良坤的指挥,就是比较细致、严谨、纯朴、含蓄,不大过事夸张,但又非常热情的。他较少根据自己的忆测,强求一个作家的作品服从自己的心思。但是,他对作家所具有的某些进步因素,适当地突出它的气息这一点是从不放过的。他在这个音乐会指挥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乐,那种强烈追求幸福的音调是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一个乐队,多接触几个不同特点的指挥,和不同类型的作品,对乐队的成长是很有意义的。这样,一方面可以肯定乐队在自己的指挥指导之下所得到的优点,发现过去所没有发挥的潜力(这是很难避免的),从而扩大某些表演特点的体会和要求。同时,也可以使自己的演奏,从伴奏歌剧的角度抽出来,专门着重于音乐的描写,这对歌剧艺术的音乐表演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从这次严良坤同志和中央歌剧舞剧院管弦乐队的合作演出中,我们看到,歌剧院的乐队在固有的一切优点之外,也增强了它的刚毅、热情的魅力,像第一乐章的发展部分,第二乐章的中段,充满了生命力;演员们自由自在地吐露着自己心里的音乐。那种拘谨是大大减少了。
我希望,国内的其他乐队,也能经常交换指挥;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队员的见识,学习到各种不同的要求和特点。同时,也使一个指挥,有机会发见别的乐队的优点和自己乐队的不足,回过头来,加强对自己乐队的要求,所谓“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是没有道理的。并且,指挥一个新乐队,也能增进指挥的新鲜感,促使他下更多的工夫,这对指挥的提高也是有好处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