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阅读
  • 0回复

花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19
第4版()
专栏:

花地
陈婉雯
广州市郊、珠江的西南岸,有一个四季花开的小村落,这就是有名的“花地”。这个只有二百多户人家、四百多亩耕地的小村,现在是市郊东漖公社花地大队。地方虽然不大,但到处都是花木。据传说:从前有一位仙子在这里的潭水中沐浴,临去时遗下一枝白兰花。这枝花在岸边发育滋长,这里便成了四季皆花的“花地”。
在花地,“仙子”留下的白兰花特别多。白兰和茉莉、玫瑰,同称广东三大名花。花地的茉莉也很多。茉莉花每年从3月开到秋后,香得远,香得清,所以古代诗人有“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的评价。这里的玫瑰也不少。天气越冷,玫瑰就开得越大,开得越红。
过去有诗人慨叹:“珠江十里香不断,可怜半开在斜阳!”广州百花香料厂的建立,使花地的鲜花,呈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青春。每当下午,茉莉、素馨[xīn]、夜合的花蕾先后开放,“月下香”花也开始发出缕缕幽芳。花农们迎着金黄色的斜阳,把一箩箩、一船船当天将要开放的花蕾,送到工厂去制鲜花浸膏。
在广州百花香料厂里,有一个敞棚式的车间,里面装了六部浸花机。它们的“食量”可真大,每天能吞进五千公斤的鲜花。可是产品数量却极少,一千公斤茉莉花,只能提取出二公斤半的浸膏;而在一千公斤的月下香花中,仅能制成一公斤的浸膏。浸膏的经济价值却很惊人,一公斤茉莉浸膏,差不多等于一公斤黄金的价值;而一公斤的月下香浸膏等于两公斤黄金的价值。花地产茉莉花最多,因而香料厂每年就有四百多公斤的茉莉浸膏出厂;其中四分之三是外销的。有人计算过这么一个数字:一吨茉莉浸膏输出国外,可换载重汽车二百零六辆,或者九千吨钢材。
自从香料厂建成后,提供香花的基地大大超出原来花地的范围,已经伸展到东漖公社的七个大队。香花、香料、香精的品种越来越丰富,给人民生活不断地增添香和美。*雯[wén](附图片)
花地大队醉观花园的花农在剪枝
李惠芳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