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东不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23
第6版()
专栏:

东不拉
〔哈萨克族〕乌江买赛利莫夫
我有一个习惯,听到东不拉激越的琴声,心儿就要沸腾,因为,在襁褓[qiǎng-bǎo]中我听惯了的母亲的摇篮曲,便是这东不拉的琴声。后来,从东不拉艺人们的弹奏中,还听到过草原上淙淙[cóng-cóng]的泉流声、母驼呼唤驼羔的吼叫声、猎犬警觉的吠[fèi]哮声和骏马急驰的蹄声。
据传说,断奶的母驼听了东不拉的琴声,驼奶就会像泉涌。
两个哈萨克相遇,也要互相问一声:
“米见仍沙孜[zī]吗?”(“你好吗”的意思。“沙孜”,音乐,这里喻作“安乐”之意。)
在过去,东不拉的命运像哈萨克人的命运一样,可汗(帝王)和伯克(官吏)害怕人民揭示真理,要把天下的东不拉都注满铅水。它们把铅水注入东不拉,是要堵塞人民的歌喉,扰乱人民的安宁,压抑真理的声音;但是,宝石的光彩是不会磨灭的,东不拉也不曾因此而销声匿[nì]迹,相反的,倒是越来越响亮了。
哈萨克草原上曾经住着一位优秀的东不拉琴手,名叫加木布勒。加木布勒是一位游唱艺人。他背着东不拉游部落、串草原,为穷苦的哈萨克牧民演唱赞美歌;有时也唱诅咒歌,那是对牧主、地主表示反抗的,因此他就更遭到牧主等人的忌恨。一天,一个叫黑依提的巴依(财主)看见加木布勒,道:“给我唱一曲赞美歌吧!”加木布勒知道他是一个奸狡贪婪[lán]的财主,于是弹动东不拉唱了起来:
黑依提巴依啊,黑依提巴依,
你的嘴里流不出纯洁的奶浆,
你的双手沾满了穷人的血汗,
听我的歌吧,歌声要把你埋葬!
黑依提巴依听了恼羞成怒,一声呼喊,狗腿子来了一大群,连捆带绑把加木布勒捆了个结结实实,扔进牢里,烧毁了他的东不拉。
哈萨克人民不但借东不拉来宣泄内心的仇恨,而且也抒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和歌颂自己的部落英雄。记得有一位东不拉艺人演唱过这样一个故事:
古代,在一个遥远的草原上,住着一个孤苦伶仃的牧童。一天,牧童被部落的敌人掳去;敌人施用了种种残酷的刑罚,折磨孩子,企图从他嘴里获得不可得到的秘密,但孩子是个倔强的,他并没有因为敌人的严刑逼供而屈服。一天,牧童偷偷地跳上马背,对马唱道:
马儿呀,马儿,
咬断绊马绳,
快快载起主人,
助我死里逃生。
马儿便立即咬断拴[shuān]在腿上的绳索,飞起四蹄,像射出弓的箭一样,蹄不沾地地驰骋[chěng]起来,把后面紧追的敌人抛得再也赶不上,把主人安全地载回阿吾勒(部落或哈萨克聚居之地)。
东不拉是哈萨克人民喜闻乐弹的一种乐器。如果你走进美丽辽阔的哈萨克牧场或者是哈萨克农民的毡房,就会看到毡壁上、箱柜上挂着或摆放着东不拉;也许他们劳累了一天,吃罢香甜可口的奶茶,正在愉快地弹唱呢。哈萨克人弹起东不拉,一天的疲累便会飞得无影无踪。
哈萨克人还有一个习惯,当西斜的太阳烧起半天红霞,那茵绿的草原和红光闪射的雪山就要沉睡的时候,牧人骑着高头大马走在牧归的路上,这时,他们喜欢走在畜群的前面,爬到一块高地上纵情歌唱。不懂东不拉的人,在哈萨克人里是难找的,往往一个家庭,老老少少都能弹奏几曲。
如今,哈萨克人民获得了自由、幸福的新生活。在旧社会抒发悲哀愁苦的东不拉,现在高歌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伟大胜利了,无论你走进哪家哈萨克毡房,你都会听到感谢党、歌颂党的东不拉琴声。
(卜昭雨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