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听四川相书七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23
第6版()
专栏:

听四川相书七感
沈彭年
俗话说“眼见是实,耳听为虚”。四川相书的艺术特色恰好相反,和这句老俗话大相径庭。演员在帐子里演说故事,听众只闻其声,却又如见其形。因为听到的句句是实:实有其声,实有其人,实有其事,实有其时代环境。迫使你承认“耳听是实”。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真是莫测高深。读齐老人诗画,看梅先生演戏,听王少堂同志说书,常常叹为观止了。谁想却还真有这种“寓形于声”的曲艺艺术。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不信书,也许就更不如无书。关于隔壁戏的记述,好像明清以来是著录无间的。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没有尽信书,渴望欣赏这种艺术而又没有机缘时,就以为是代代文人在陈陈相因,只好不相信实有其事,前人是写着好玩罢了。听了相书,再回想那些生动的文章,一相对照,自然深信相书的确有着悠久宝贵的传统。对于“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名言,于是有了更深刻一些的理会。
“熟能生巧”。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可以用木刻水印刊有这四个大字的信笺。自志劳动技巧之高明;也可供给种种行业的人作为铭箴[zhēn]。果然如此,四川相书的艺术家有资格挥写这种信笺。相书《打面缸》的结尾处,六个人物的语音杂沓[tà]而出,出自一人之口。男女老少,商人无赖,好嗓子,齆[wèng]鼻子,以至惊惧、得意和无可奈何的声吻莫不交代得清清楚楚。《找鸡作对》《姑娘算命》《打马锣》《双灵牌》里都有个老娘子,处境、性格、身份各个不同,交代得没有丝毫混淆。这种“巧”,至少是从“熟”中得来的。
四川相书原有词本不多,且夹杂了一些“秽口”。前一代艺人曾炳昆汰除秽口,别作新词,去糟粕[pò],连儿子和徒弟都不传授便于牟利糊口的秽口。他努力另辟蹊[xī]径,从现实生活、姊妹艺术中吸取材料,积累相书词本达四五十种之多。讽刺旧社会的统治者和黑暗现象,往往淋漓尽致。这位前辈的作为是令人起敬的。
《随园诗话》曾引诗两句形容善于求学的人。诗曰: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听了相书的人纷纷赞誉,说是开了眼界,享了耳福。似乎是“已穷千里目”了。相书艺术家却以为“才上一层楼”。这样就必然会听到一些有益的见解:“口技技巧可以更自然妥切地运用到节目中去,比如‘乌鸦报凶,喜鹊报喜’用在《骗总爷》的开头,不就可以点景写人吗?”“过场转场的间隙留得更宽裕些,就会给听众留出较多的联想回味的余地吧?”自以为“才上一层楼”,众人就相帮你
“更上一层楼”。
有朋自远方来,总会带来些新事物的。七十高龄的北京老艺人汤金城,心折相书艺术之余就想恢复北京的隔壁戏,搞搞“北京相书”。四川相书艺人也在抓紧取经,相声的《学四省》等等节目里有摹拟方言的技巧,会给相书增加声色的。不失良机,互相取经,岂是前辈艺人所能想及的吗?
从未听到过“四川相书”之名和它的消息。忽然而来,并且听到这个几乎失传的曲种有了艺徒的喜讯。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方针具有多么巨大的力量啊!说书话本里常有这么一句话:“哪阵香风把您给吹来的?”对!党的文艺方针就是甘雨香风,化育着一切艺术。一阵香风,把相书艺术吹到了北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