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集中力量改造尚未完善和配套的重点项目 坚持试验考核正式投入生产前的一切项目 天津轧钢一厂技术革新重实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24
第1版()
专栏:

集中力量改造尚未完善和配套的重点项目
坚持试验考核正式投入生产前的一切项目
天津轧钢一厂技术革新重实效
据新华社天津21日电 在天津轧钢一厂的料场上,崭新的龙门吊车像巨人的两只手臂,把汽车上一垛一垛的钢锭,安安稳稳地卸下来。跟着,小天车又从车间开了出来,把钢锭送到烘钢炉前。这台大龙门吊车,就是轧钢一厂职工在今年技术革新运动中的新成果。
这是一个轧制多种钢材的大型轧钢厂,今年计划生产的钢材就有七大品种六十多个规格。为了较好地完成今年的任务,在今年年初,他们就逐项鉴定了去年实现的二百一十二项重点革新项目,把正常用于生产的革新项目肯定下来,然后集中力量对一部分不十分完善或者还没配起套来的项目,从设计、制造等各方面加以改进。同时,还根据各车间的薄弱环节,提出技术革新的新课题。这样,全厂确定、巩固、提高的老革新项目和实现新革新项目共计九十五项。
今年的技术革新规划确定以后,全厂职工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在设计中本着积极又慎重的精神,把可能预见到的问题,尽可能在事先加以解决。搞大型龙门吊车是厂内一件大事,搞成了,既能减少当前厂内搬运的笨重体力劳动,又为今后逐步建立合理的厂内运输专用线创造条件。厂里对制造这种大型吊车没有经验,负责设计的轧钢机械技术员金明华,到天钢一厂、西货场等使用吊车比较多的地方学习了运输专用线的设置和使用方法,并且从起重运输设备厂测绘了一台近似的龙门吊车的图纸,找出了不少种不同起重设备的技术资料做参考。设计完成了,他们一面通过厂部组织好集体讨论,力求把设计搞得更完善,数据更精确;另一面出厂“寻师访友”,特别对一些把握不大的技术问题请有关厂的老工人加以审查和鉴定。像龙门吊车的立柱,原来是参考起重厂的经验设计的,需用三角铁做结构,厂里没有这种钢材,经过几次计算,他们准备用槽钢来代替。为了慎重起见,金明华又到起重厂征求工程师李玉山的意见后,才把设计草案定下来。
每一个技术革新项目正式投入生产以前,都坚持按“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来办,力求避免草率。像煤粉机投入生产以前,在试验中就召开了动力、生产、安全技术等部门有关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座谈会,全面鉴定了设备的安全措施和技术结构。煤粉机正式运转以后,厂领导又规定了一个试用期,一方面使其受到较长时间的考验,一方面在试用期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在这个期间,技术人员和使用工人建立了每天一次的碰头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一天,正赶上刮风,煤粉机一切都正常运转,就是周围工人们的脸上都刮上一层黑黑的煤粉。这时,有的工人就对技术人员说:“把输煤的地方盖起来就好了。”技术人员感到这是关系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问题,马上就把输煤部分改成了半封闭式,使这台煤粉机更加完善起来。
经过这样一系列周密的工作,到11月中旬止,全厂原定的九十五个革新项目,已有七十八项投入生产。
这个厂还注意了技术革新的配套和推广工作。厂里运输有了龙门吊车以后,改变了从料场到炉后运料过程的面貌,但是炉后上料仍旧是体力劳动。他们就再接再厉,又搞起了一台土天车和六台小型吊车。这样,整个料场,从卸车、码垛,一直到把钢锭送进烘钢炉,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搬运工人们再也不用搭、抬、扛、拉二百多斤重的钢锭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