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增加皮毛肉乳肥料有利国家集体个人 山西陕西羊只发展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26
第1版()
专栏:

增加皮毛肉乳肥料有利国家集体个人
山西陕西羊只发展快
山西平均每人已有半只羊,陕西关中和陕南形成新养羊区
据新华社太原电 山西各地养羊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增加,目前按全省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已有半只羊。今年到9月底止统计,全省圈存羊就比去年年底增加了四十二万多只,比大跃进以前的1957年增加了二百四十五万多只。
山西全省81%的面积是山区,很适合养羊。山区群众也有养羊习惯,他们把羊称作“黄金兽”,说它既能造肥,又能送肥(卧羊),是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好帮手。
这几年,山西的羊一直是山羊、绵羊一起发展的,只是在不同地区有所侧重。深山区、石山区、坡陡草长不好的地区,主要发展适应性较强的山羊;坡缓、地平、草好的地区,主要发展经济价值较大的绵羊。全省八百七十多万只羊中,山羊占到52%。经过不断改良品种,现在全省细毛羊已经达到三十多万只,奶羊达到六万多只。
适应山区和羊的生活特点,山西各地在羊的饲养管理上一般采取集体放牧,就是社员自己养的羊也是集体放牧。许多山区县都专门配备有主管养羊事业的领导干部。各地都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老羊工。羊工的报酬一般都相当于农村技术工人,较高于田间劳动。各地在羊毛、羊皮、菜羊的收购和自己留用方面,也都规定了一定的比例。因此,无论公社的生产大队、生产队、社员和羊工,他们都感到养羊是一件有利于国家、有利于集体又有利于个人的好事情。
这几年,山西各有关领导部门对发展养羊事业作了许多工作,如改良天然牧坡,推广老羊工的放牧经验等。全省并已初步建立起一个畜医网,使曾猖獗一时的羊痘、羊炭疽[jū]病等受到了控制。
本报西安25日电 陕西省大力开辟新的养羊区,羊的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58年以来平均每年递增率为17.1%,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的羊已发展到四百一十五万二千多只。
过去,陕西省的主要产羊区在陕北的榆林专区和延安专区的志丹、子长、延安等地。延安以南直到陕南广阔的山区和平川地区,群众很少养羊。解放后,陕北老牧区的羊逐年都有发展。但是,这里是个半农半牧区,羊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据调查,志丹、吴旗等县草原面积最多能饲养四十多万只羊。解放以来,这个地区的羊已发展到三十七万多只。而在延安以南广大地区,水、草丰富,过去却养羊不多。陕西省有关领导部门认为,充分利用这些丰富资源,开辟新的养羊区,就能够促进羊的大发展;为此,在1955年提出了“北羊南迁”的措施,动员陕北牧区人民,以等价交换的原则,支援新区发展羊只生产。
几年来,“北羊南迁”已经收到显著效果。根据省牧畜厅的调查,延安以南的黄陵、洛川等八个县,1958年只有三万多只羊,今年7月底已发展到十八万多只,队队都有了羊群。关中和陕南大部地区,羊已普及农村;据9月底统计,关中和陕南地区的羊,已由1958年的七十二万八千多只,发展到一百三十万零八千五百二十九只;发展最快的关中地区的奶羊,1959年只有七万七千多只,到今年6月上旬,已发展到二十三万一千多只。
新羊区在发展羊只过程中,都因地制宜地执行集体和个人都养的政策,以及群放和分散饲养等形式。延安以南的乔山和秦岭、巴山等地,地区辽阔,水、草茂盛,适宜于群放,集体群养发展很快,部分社员家庭喂养的羊,有的也采取私有合养的办法。关中沿臬[niè]河两岸的平川地区,土地面积窄狭,草原较少,不宜群放,社员家庭养羊较多,且多是奶羊。
新羊区羊的发展,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增加了人民经济收入和副食品。延安南部各县随着羊的发展,1958年以来一些主要农作物的施肥量增加了50%以上。黄陵县宜君公社城郊生产大队,羊多施肥多,1960年粮食总产量比1959年增加了十八万五千斤。富平县莲湖公社教场大队西教场生产队,社员养的奶羊,除自食羊奶外,今年1至10月,出售的羊和羊奶共收入九千八百八十元,平均每户达二百一十五元。(附图片)
辽宁昌图机械林场根据林业生产特点,建立了专业畜牧场,作到林牧并茂,互相促进。图为林场放牧的羊群 新华社记者 宫传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