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发扬革命传统 支援国家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26
第1版()
专栏:

发扬革命传统 支援国家建设
迁西县超额完成粮食油料交售任务和大宗特产栗子出售计划
井冈山许多老苏区干部和老红军带领广大群众踊跃多卖余粮
据新华社天津25日电 河北东部革命老根据地迁西县的农民,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在11月22日超额完成了今年的粮食、油料交售任务和大宗特产栗子的出售计划,完成的时间比去年早一个多月。
几天以前,这个山峦起伏的地区,还是一片出售农副产品的繁忙景象:络绎不绝的车辆载着粮食、油料、栗子向收购站集中;收购站的人员忙着验收、过秤、开票付款。现在,这一切又被社员们积肥、送粪、打柴、烧炭等多种多样的冬季生产活动所代替了。
迁西县山多地少,历来是缺粮县;从解放到1957年,国家每年都调拨粮食供应这个县的人民,仅1953年就供应了一千七百万斤。由于国家几年来大力帮助,从1958年起,这个县由缺粮县变成了余粮县,四年来每年都向国家出售了余粮。今年全县的粮食、油料、栗子等农副产品,又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广大社员在秋收以后,联想起过去国家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认识到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多卖余粮。这个县的副县长到省内遭受涝灾的沧州地区访问回来后作了报告,社员们了解到灾区人民的困难之后说,天下农民是一家,过去我们缺粮,国家年年调粮供应我们,现在我们收成好了,应该多卖粮支援灾区人民,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
在收购工作开始以前,各公社和供销社普遍召开了社员代表会或由老农、生产队干部、采购员三方面参加的座谈会,宣传了政策,核实了今年粮食、油料、栗子的产量,然后讨论购留比例,合理确定国家收购量和自留量。有些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还把经过讨论确定的产量、国家收购量、自留量和分配量,一一向群众公布。在收购过程中,发现有购留比例不够合理的,就按实际情况酌情加以调整。汉儿庄公社的汉儿庄大队,今年栗子收成较好,在完成出售计划之外,又多卖两万斤给国家。长胜峪公社的栗树湾大队的栗子在生长后期遭受虫害,这个大队的栗子收购计划就减少了两千五百斤。
新华社南昌25日电 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井冈山地区农民,踊跃交售余粮,支援城市,支援灾区,支援国家建设。
从井冈山上到山下的遂川、永新等县,今年除了一部分沿江地带遭受水旱灾害而减产以外,大部分地区的夏、秋粮食都获得较好收成。广大群众在安排生活时,发扬了老根据地人民勤俭朴素的优良作风。许多社员说,过去井冈山人民在粮食奇缺的艰苦岁月里,都能节省出大批粮食支援红军,现在有了粮食,更应该多卖些余粮给国家。井冈山茅坪公社今年粮食比去年增产45%左右。这个八百一十五户的公社,在留了口粮、种子、饲料后,卖给国家的粮食达八十五万斤,每户平均卖粮一千零四十三斤。茅坪大队的八个生产队,队队都增产,社员们丰收不忘节约,在适当改善生活的同时,又多卖了五万斤余粮。永新县?江公社是个田少山多、以林业为主的山区,近年来在国家的扶助下,由缺粮社变成余粮社。今年,社员们在获得了较好收成后,一举就超额2.5%完成了全年的粮食交售任务。现在,社员在晚稻割完后,又准备好了七千多斤粮食卖给国家。
井冈山地区许多公社、大队、生产队地处深山峻岭之中,交通不便,为了尽快把粮食送到国家仓库,许多老苏区干部、老红军和老赤卫队员发扬了艰苦奋斗、不畏困难的优良传统,带领广大群众肩挑背担、翻山越岭,把余粮运出山外。(附图片)
江苏沭阳县扎下公社社员积极交售农副产品。现在,全公社除完成了征购任务外,还多卖了十万斤余粮。这是大批粮食正准备外调支援国家建设 晓庄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