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漫话吃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26
第5版()
专栏:

漫话吃蛇
古凡
广东有句俗话:“秋风起,三蛇肥。”现在,蛇类肉肥脂满,正是吃蛇的最好季节。广州市著名的专门经营蛇肉的“蛇王满”蛇店,在每天华灯初上时,全店坐无虚席,全是来这里品尝蛇味的顾客。蛇肉的吃法很多,一般的吃法是清炖蛇肉。厨师将蛇肉切成段,再加陈皮、生姜等作料,放入盅内隔水清炖。比较讲究的有:“三蛇羹”(眼镜蛇、金环蛇、过树榕)“五蛇羹”(三蛇加三索线、白花蛇)、“龙虎凤大会”(用蛇、猫、鸡配合制成)。经过这样烹调的蛇肉味道异常鲜美。可是烩[huì]制这些美味真不容易,先要把蛇骨去掉,把蛇肉切成丝,加上冬菇、木耳、桂元肉等许多种作料。“蛇王满”的老厨师吴三珠,有三十多年做蛇宴的经验,他能够做出二十多道菜式,如名为“双龙出海”的炒蛇片、虾片,名为“龙肝虎扣”的猫肠炒蟒蛇肝,名为“凤爪龙袍”的鸡脚爪、竹笋炒蛇皮等等,顾客们很赞赏他的手艺。
广州开始出现经营蛇肉的饭店,还是六七十年前的事。从吃无毒的蟒蛇到吃有毒的蛇,从简单的吃法到花样繁多的吃法,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有些没有吃过蛇肉的人,觉得吃蛇是一件可怕的事。其实,我国古代早有人吃蛇了。《左传》上就明明写着“豢龙氏醢[hǎi]龙以食”;《述异记》也有:“汉和帝时,大雨,龙堕宫中,帝命作羹赐群臣”的记载。那时的龙实际就是蛇或其它爬行类动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称赞“蚺[rán]蛇(即蟒蛇)……肉极腴[yú]美”。何况,吃蛇还能够治病呢!柳宗元那篇《捕蛇者说》中就提到,当时永州产的一种毒蛇,捕来晾干了当药吃,可以治病,所以太医才“以王命聚之”。特别是蛇胆制成的药,据说有驱风、除痰、行气、活血的作用。这样看来吃蛇的历史可说是时间很长了。
在广东虽然人们都知道蛇可以吃,但在一般家庭中,很少自己捉一条蛇来,像鸡鸭一样地自己宰掉来吃的。其原因就在于蛇毕竟是蛇,除了蛇农和有经验的农民以外,一般人难以捉到它,捉到了也不容易宰杀,万一被蛇咬一口,反为不妙。如果遇到毒蛇,就更麻烦了。至于蛇店的职工,由于有了丰富的经验,他们能够很容易的区别毒蛇,去掉它的毒囊和毒牙,使毒蛇的肉同样成为美味的菜肴。我几次去“蛇王满”看他们取蛇胆和宰蛇。在蛇店的仓库里,摆着一箱箱一笼笼眼镜蛇、银环蛇、金环蛇、金钱豹蛇、过树榕蛇、水律蛇、眼镜王蛇、白花蛇、蟒蛇等等。只见老师父周立端,随意伸手到装了十多条眼镜蛇的铁笼里轻轻一取,就把一条二尺多长的眼镜蛇从笼中取出。那蛇气呼呼的左右摆头想咬他。周立端看到蛇头向左转,他的手就向右转,蛇头向右转,他的手又迅速向左转,这样,眼镜蛇总是无可奈何地咬不着他。取蛇胆的时候,他用左手的两个手指箍紧蛇头,把蛇尾踏在脚下,先使蛇腹朝天,然后使蛇口张开,接着,手急眼快地用刀在蛇口上颚刮两刮,把蛇的毒牙刮掉。他又用右手在蛇腹上摸两下,确定蛇胆的位置,用尖刀在蛇腹上一划,割开一个拇指甲那么长的小口,用手一挤,一颗像花生米大小的碧绿的蛇胆,就挤了出来。不到五分钟时间,周立端就取出十多颗蛇胆。去了胆的蛇,放在另外的笼子中,它们还能生存半个月左右。
“蛇王满”自己没有蛇类繁殖场。店里用的蛇,都是广东各地农民捕来交售的。除了一些有捕蛇经验的农民以捉蛇为副业生产以外,在广东一些农村中,还有小部分以捕蛇为职业的蛇农。在广东增城、清远、广宁、怀集等县,出售捕获的蛇所得的款项,占了一些生产队或农民个人相当可观的收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