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寒至香满——漫谈麝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26
第5版()
专栏:

寒至香满
——漫谈麝香
乐工
麝[shè]是鹿科动物。雄麝的腹部有麝香囊,是一种与性器官有关的性臭腺。麝到性成熟期,开始从麝香囊内分泌麝香。每年初冬交配,因这时雄麝分泌麝香旺盛,发出强烈的香气。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麝“寒至则香满”,阐明了麝香分泌与季节的关系。
麝香是我国出产的一种名贵香料,远在唐宋时代就用麝香作为化妆用品。宋代洪刍[chú]所著《香谱》一书中记载:麝香与多种芳香植物配制成香料,用以熏衣、刷墙、或加在酒内;还可以炼蜜和匀,做成含在口中的香料,可算得是口香糖的鼻祖。唐代韩偓[wò]的诗中有“蜀纸麝煤添笔媚”的诗句,这里所指“麝煤”是加有麝香的好墨,可见麝香作为香料的用途,十分广泛。
麝香另一用途是医药。《神农本草经》已将麝香列为上品,称为“诸香之冠”;《本草纲目》中的麝香有“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等功效;并且强调“生香”的药效最高。所谓“生香”是指活麝用爪从香囊里剔出的分泌物,或是麝在木石上磨擦腹部所遗下的香粒(又称“遗香”)。但“寻麝采生香”(唐许浑诗)毕竟是很难采得到的,一般还是猎取宰杀后而取香的,其功效就次于生香了。
《本草纲目》引《酉阳杂俎[zǔ]》中一段记载:唐天宝中,有人养麝于囿[yòu],用针刺脐采香,刺后用雄黄敷于伤处。但李时珍写道:“近不复闻有之”,可见此法没有传留下来。此外,又因麝性孤独,居于高山林木间,常在险峻的山岩间奔窜,所以捕捉不当,就会使麝堕岩而死。于是古代传说中又有麝绝爱其脐,为人逐急,即投岩死,死后犹拱四足以护脐的说法。李商隐根据这种传说写下了“投岩麝自香”的诗句。其实麝的后肢长于前肢,死后四肢拱于腹部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过雄麝急躁、易怒,确是事实。就擒后,如果不把笼子用布围严,让它看见外界的景物,就会有挣扎撞伤的危险。解放后,经过克服了种种困难,驯养了野麝,并试行人工采香成功。麝香不但广泛应用在中西药剂中,在香料化学工业方面,供应量也增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