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充分利用“又壮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29
第2版()
专栏:

充分利用“又壮林”
林清
充分利用和培育分布各地的天然又壮林,是迅速增产木材,就地供应当前生产生活急需的有效办法。
在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中,又壮林约占一半左右。全国各省区都有,分布极广。这些又壮林,多半是解放后在“封山育林”和“积极护林”中,从那些残存的林地上培育起来的;也有少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现在已基本上恢复了森林的面貌,许多树木可供人们利用。例如甘肃省天水市李子园又壮林区,结合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从1958年以来,已生产出木材六千多立方米、烧柴六千多万斤、木炭五百多万斤、各种竹木农具七万多件。这种情况,在其它地区也有。但是,现在还有些人认为:又壮林中多半是小材、小料,利用价值不大。其实,我们生产与生活中所需要的木材,并不完全都是粗大的原木。如各地每年需要量很大的小型农具用材、部分的民用建筑材、日常生活中的家具材和烧柴等,都是以小规格木材为主。有些人还认为:又壮林中杂木多,不能作矿柱或好的用材。据我们从峰峰、淮南等煤矿调查,又壮林中数量最多的杨树、桦木和栎[lì]类树木的木材,是可以做矿柱的,许多地方矿的矿柱,完全是这类木材。我们曾经作了这样的调查:如果从大兴安岭原始林区,运输一立方米煤柱到山西省的大同煤矿,它的运输费,在当地就可以再买一至二立方米矿柱材。因而,全国各地都能充分地利用本地或附近又壮林中的木材,这不仅是就地取材,及时供应,而且是最合理、最充分地利用了我国的森林资源。
又壮林的树木种类比较复杂,树龄不一,同时树木之间也疏密不均。这样,在同一块林地上,树木就有壮有幼,有粗有细,有稀有密。为了把又壮林变成规格整齐、长得快、长得好、便于经营管理的森林,就必须不断地加以培育,把其中一些树龄老的,生长得不好的,长得过密的和我们不需要的树木逐步或一次砍掉。这样,一方面能生产木材;另一方面使保留下来的树木,能在较好的环境下生长。所以,只有合理充分利用又壮林,才能促使又壮林培育得更好。
培育和利用又壮林,还具有更深远的意义。我国原始森林有限,又多分布在边远地区,为了扩大我国的森林资源,并使森林均衡分布,解放后,尤其是1958年以来,各地普遍开展了造林活动,营造了许多幼林。假若我们在继续营造新林的同时,通过培育、利用,把现有的又壮林区变成合乎理想的林业基地,那就会迅速地扩大我国的森林资源,使森林遍布各地。这对改变我国的自然面貌,促进农业丰收,都将发生巨大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