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英雄的业绩永存——看波兰美术家为革命运动的艺术创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01
第6版()
专栏:

  英雄的业绩永存
——看波兰美术家为革命运动的艺术创作
  冯香生
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无数的老人、青年、妇女和儿童走进革命博物馆,聚精会神地观看革命志士们的史迹和那些描写英雄事迹的各种艺术作品。人们以新生活的幸福来比较旧社会的残酷,来追忆革命所经历的路程,怀念英雄们的业绩,从而得到深刻的教育。
我们正是以这样的感情,欢迎“波兰‘革命运动’艺术作品展览会”在首都北京的展出。
展览会的一百余件油画、版画和雕塑作品,为观众展示了自十九世纪以来波兰革命运动的历史面貌。在这里,波兰美术家把从自十九世纪以后的工人运动的发展直到对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欢颂,概括、集中地作了深刻的描绘,表达了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1905年俄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在波兰工人弟兄之中,得到迅速的响应。油画《罢工》(斯·林茨作)描绘了阶级斗争中,工人采用罢工这一有力的斗争武器。《争取劳动权利》、《1905年的罗兹》、《红色的查拉尔托夫》所表现出来的,则是揭示革命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在另一幅《罢工》(夫·姆·浮格查瓦尔斯基作)中,更鲜明地描写了钢铁工人的坚强斗争意志。《农民斗争》、《宣传员》,则进一步描写了革命运动在波兰人民中间得到的广泛影响。美术家们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艺术创造,综述了汹涌澎湃的革命气势。与此同时,美术家们也揭露了处在资本主义旧社会奴役下的人民的悲惨生活。并且,用更多的画面,追溯[sù]了革命组织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领袖人物的出色活动。在展览会的油画和版画陈列开始的部分里,与斗争画面相衬的是那些对于辛酸往事的回忆:《去“萨克逊”》中的人民颠沛流离,《纺织》中原始的操作,《死在小车上》中的苦役,《女工人住宅区》的破烂不堪的生活环境,等等。但是,也正是在这种困境之中,蔓延了不甘忍辱的斗争火焰。
在表现一系列斗争史迹的绘画中,波兰美术家担负了塑造无产阶级领袖光辉形象的重大任务。《列宁》、《瓦林斯基》、《瓦林斯基在工人中间》、《捷尔任斯基》、《罗沙·卢森堡》的神采和他们卓越活动的片断,给观众以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波兰美术家的才能不仅表现在对革命史实的艺术概括力方面,也还表现在对于英雄人物形象的刻划突出的方面。简练的构图,千变万化的色彩,气氛的渲染,各以所长,构成了自己的、也是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但是,却不是形式怪异的而是用平易近人的表现手法来进行创作。展览中的不少作品都说明了这一点。
油画《捷尔任斯基的逃跑》表现了列宁、斯大林的忠实战友捷尔任斯基对革命的迫不及待的热忱。画家是用奔驰的马匹,焦急的御者,来衬托出捷尔任斯基面似凝视而实际是革命思想的沸腾。这样,画家就成功地突出了主要形象,引得观众注目,从而激发起深刻的联想。油画《1905年五一示威游行》,以人物的互相呼应,明快的色调,构成一种浩大的气势,立即把观众引入这种壮烈的气氛之中。同《莱世金县城的农民起义》一样,这种难以处理的群众场面被安排得有条不紊;每一个人物都似是不可缺少,每一个人物又都环绕着主题思想有着细致刻划。
运用丰富的色彩,借以烘托人物的顽强斗争意志,《罢工》(夫·姆·浮格查瓦尔斯基作)一画显示了很大艺术感染力。被火光灼热的钢铁工人的胸膛和对于敌人仇恨的目光,掀动了观众的同仇敌忾[kài]。它突破了对于一般事件的描写,而是以色彩点染来刻划人物的精神状态。这种并不局限于事实的记述,而着力于人民意志的充分表达的方法,在其他很多作品中都有着发挥。
在展览会里,我们同时看到版画家在运用版画这一形式的特点。掌握黑白对照、流畅有力的刀锋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列宁》(伐·鲍洛夫丘克作)就是以舍弃一切背景只突出人物的面部神态,刻划这一伟大人物沉思的佳作。但是丝毫也不使人感到单调,却感到画面充实,内容丰富。《罢工》(莱·莱维茨基作)运用了强烈的黑白对照,发挥了简而有力的效果。《铁轨下埋地雷》采用多样的刀法,描写月色朦胧,来对照人民武装的紧促的但又是沉着的战斗活动。
波兰美术家们为革命运动的艺术创作表明了他们在表现历史题材和社会生活等题材方面的重大成就。表明了他们对英雄形象和革命事迹的艺术的概括能力和波兰美术家们为革命事业所作出的可贵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