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石头变成了布——记上海耀华玻璃厂的玻璃纤维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02
第2版()
专栏:上海通讯

  石头变成了布
  ——记上海耀华玻璃厂的玻璃纤维生产
  宋章名
不久前,上海举办了一个新奇的展览会。在一个很大的房间里,窗上挂着鲜艳的窗帘,桌上铺着美丽的台布,室内陈列着一匹匹用透明的玻璃纸装璜起来的过滤布、绝缘布、卡其布、平纹布、帆布和花布;还有一卷卷绿色的漏眼窗纱,一叠叠咖啡色的人造革和亮光光的黑色漆布,以及用这些东西加工成的各种民用和工业用品——电机绝缘包扎带、皮箱、皮包、皮夹、皮带、眼镜壳、养蜂用的面罩、救生圈、玻璃钢管……,所有这些陈列品,都是由普通石头——砂岩等作主要原料制成的玻璃纤维产品。
生产这些产品的上海耀华玻璃厂,座落在上海黄浦江边。每天,从船上运来一筐筐的石头,送到粉碎工场,被机器轧成粉末,再传到配料间,加上纯碱等溶剂,经过拌和,放进一座一千五百度高热的大窑里烧。烧成的粘性玻璃液从窑的出口处流向旁边的自动制球机,一粒粒火红的玻璃球,接连地从机器上滚到盛器里,热气散失以后,变成晶亮的天蓝色,很像小孩玩的弹子。玻璃球经过清洗,又送进白金坩埚里溶化。坩埚底部,像蜂窝似的一排排小孔中,吐出一根根极细的银丝。这就是玻璃丝。工人把银丝系在拉丝机上,通过机器的转动,它们便一圈圈地缠绕在纱筒上面。经过退解、并捻、整经或卷纬等手续,玻璃丝被送到织布车间里,最后织出了各种各样外表像绸缎似的织物。
上海耀华玻璃厂过去主要是生产平板玻璃。1957年,他们试制成功了专供电机工业做绝缘材料的无碱玻璃纤维布。1958年大跃进开始以后,适应全国电机工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了玻璃纤维车间。三年来,无碱玻璃纤维布的生产每年都有很大增长。今年,他们又积极增加品种,扩大玻璃纤维布的用途。由于无碱玻璃纤维布的成本目前比较高,不能广泛用于民用和工业生产,他们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生产了一种比无碱玻璃纤维布成本低63%的有碱玻璃纤维布。现在,这种布已大量生产。他们还试制成功了一种高级绝缘薄布。这种布的厚度,只有一张报纸的四分之一。
制造玻璃纤维技术比较复杂。这个厂拉的最细的丝,几十根合起来,才达到一根头发丝的四分之一;一只七克重的小玻璃弹子,能拉一百三十三公里长的丝。玻璃纤维又是一种较脆的纤维。耀华玻璃厂玻璃纤维车间的工人,大部分是在1958年后进厂的;许多人过去根本没有见过玻璃纤维布这种产品。生产初期,他们拉不出丝来,或是成品率很低。后来,经过学习锻炼,他们渐渐能拉出二十四支、四十支、七十五支、一百五十支、二百二十支纱来,今年又拉成了三百八十支纱。拉丝成品率比开始时提高30%以上。织布工,开始也是织织剪剪,织不成功;现在,已能织薄布、帆布和卡其布。起初要三四个人挡一台布机,现在一个人能挡四台。经过实践,一批掌握这门技术的工人成长起来了。(附图片)
这是上海耀华玻璃厂生产玻璃纤维布的三张照片
左图:砂岩、石灰石等原料,经熔炼制成小玻璃球,再经过加工,即变成纤细柔软的玻璃丝
右图:玻璃纤维布与塑料结合制成的玻璃钢,可代替橡胶制成救生圈,比橡胶制品更加经久耐用
  上图:女工们在织造玻璃纤维布  新华社记者 杨溥涛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