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中央民族学院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02
第4版()
专栏:

  中央民族学院散记
  本报记者 贺新创
每天早晨,中央民族学院五十一个民族的学生们,欢笑歌唱着带上书籍文具,愉快地走向一幢[chuáng]幢民族形式的教学楼。
我顺着柏油路,走向路南的语文系大楼。门上写着“满语一班”、“蒙古语二班”……的教室里,传来各种语言的诵读声,学生正在上各族的语言课。在系办公室,系副主任马学良向我介绍了语文系的发展情况。他说,为了培养少数民族的语文工作者,学校在1951年就成立了语文系,可是,当时全院只有四名教师能开藏语、维吾尔语课,其他民族语文专业还是一片空白。谈到现在,他兴奋地说,语文系已有近八百名学生和三十七个民族的一百多名教师,先后已开出了二十二个民族语文专业。
梦想成了现实
我访问了来自澜沧江边佧佤族学生魏安祥。他今天已能熟练地运用佧佤文写作。在解放前,佧佤族同胞,在残酷的阶级和民族压迫下,仍然过着刀耕火种、刻木记事的生活。过去他也梦想过学文化,曾欢天喜地上了外国传教士办的小学,然而除了祷告以外,什么也没学到。今天他已是语文系二年级学生了。他热烈希望毕业后作一个教师,为本族的教育事业终身服务。
学院还设立了地质班、气象班、机械班、地理班、医学预备班。在地质班教研室里我访问了藏族姑娘米玛吉巴。这个过去农奴主的放羊娃,进校时连名字还不会写,学校先让她学文化,又送她进了地质班。她已学完了基础课程和《古生物学》、《地质发展史》、《普通地质学》。她感到自己学的是一门“点石成金”的美妙的科学,她指着一块块石头说:“这是羽毛状灰岩”,“那是大理石灰岩”。她说,她幼年赶着羊群,山上山下看见到处是一样顽硬的石头,哪里想到会有今天呢。现在回想起来,那里不知有多少矿石等着我们去开发啊!
各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
一天的课程上完了,宁静的学校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三三两两散步、讨论问题、读报,树丛里不时传出几种语言的歌声。球场上几个民族学生组成的混合队正在比赛。在礼堂里,文艺系学生正在演出。有一天学校比往日分外热闹,因为少数民族国庆观礼代表团到这儿来探望亲人。各种服装的学生们拥挤在柏油路上,用各种语言向他们问好。新疆代表在这里会见了老朋友的儿子,白族代表看到了自己公社送来的年青人。学生们向亲人介绍了快活的学习生活,介绍了各族青年友爱相处,各族风俗习惯都受到尊重的情形。他们告诉亲人身上穿的民族服装是学校专门聘请工人给他们缝制的;为了照顾饮食习惯,学校设立了几个不同的食堂;各族的节日也受到尊重,如藏族新年学校里举行了晚会。那天,学生们穿起节日盛装,欢欣舞蹈,和学校领导人一起欢度了节日。学校还为信伊斯兰教的学生设立了礼拜堂,为信仰喇嘛教的学生建立了藏经堂。这些情形使代表们深受感动。新疆代表吐尔逊肉孜[zī]回忆起自己贫困的失学的童年,望着眼前这些神采奕奕的青年人,不禁衷心赞美:“这是一个友爱的大家庭啊!在这里学习是太幸福了!”
互相关心亲如姊妹
“大家庭”,这不是这位新疆代表个人的感觉,而是到中央民族学院里来的人共同的感受。我访问了一个“六姊妹”的房间。这是文艺系姑娘们的一间寝室,里面住了六个人,分五个民族。我进去的时候,只看见五个人。她们笑着告诉我“孙姐没有回来”。“孙姐”就是汉族姑娘孙道珠,后来我看见她,才知道她也不过二十岁,小小个儿,梳着两条辫子,可是她们都亲热地把她当作大姐。这个称呼是有来历的,寝室谁病了,谁的衣服破了,她都关心地照顾和料理。布依族莫顺群一件汗衫破了,这个姑娘不会收拾,她就想法把它改成另一种样式的上衣。傣[dǎi]族姑娘方云琴演出孔雀舞时把脚扭了,姑娘们就端热水来给她泡脚,安慰她不要难过。莫顺群因病拉下了一些功课,大家就都帮着她补课。她们互相关心着,像姊妹一样。她们所以能这样,是因为生活在党的怀抱里,她们有着共同的幸福的学习生活,有着共同的伟大理想,有着共同的方向和幸福的明天。(附图片)
  各民族学生在校园里  李仲魁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