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贵在鼓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03
第1版()
专栏:社论

  贵在鼓气
看了小河公社一个生产队五季连续减产、一季夺回五季损失的事实,使人很受感动,深深体会到毛泽东同志经常说的“气可鼓而不可泄”的道理。
原来,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这个生产队依靠其他生产队的照顾过日子,被称为“五保队”。是他们的条件不如其他生产队吗?不是。这个队同别的队一样:土地肥,水利好,畜力足。可是,尽管生产条件是一样的优越,他们却在两年半的生产中没有翻过身来,长期落在其他队的后面。今年秋季,终于找到了病根子,用他们的话说:“吃苦就吃在依赖思想和各顾各上面。”他们接受教训,痛下决心,由泄气而鼓气,由松劲而鼓劲,由依赖别人而自力更生,憋足一股气,“我就不相信干不过别的队”。精神状态一变,果然出现了同心协力,急起直追的新局面。不到几个月,“五保队”的帽子摘掉了,五季减产的损失一次拿回来了,缺粮队从此变成余粮队了。
人而无气,不知其可也。气,就是确信我们的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心,就是征服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大至同帝国主义、修正主义、严重的天灾作斗争,小至同日常工作中的困难、挫折作斗争,都应该是信心百倍,有气有力,勇往直前,而不应该心存怯懦,怕鬼畏难,作茧自缚。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从来是这样教育我们的。无数的事实证明了这个普遍的真理。连续五季减产,对于一个生产队来说,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向着它的对立地位转化,坏事可以变成好事。这里的关键在于,在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人们敢不敢促使事物的转化,敢不敢争取斗争的胜利。这个生产队从实际生活中学到了这样一个斗争艺术,很快地改变了局面。《子不语》一书中有陈鹏年吹气退缢鬼一章,说的是陈鹏年遇见了一个吊死鬼,他对自己说:“鬼尚有气,我独无气乎?”于是鼓气吹鬼,把鬼吹得如轻烟散去。这个生产队的鬼,既不是书上的鬼,也不是天灾,而是一种怕鬼的思想。可以说,是一种主观认识跟不上客观实际的落后思想。有了这种思想,就染上了精神不振、不敢斗争的鬼气。吹掉这股鬼气,
“不相信干不过别的生产队”,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生产局面跟着也由被动转入主动了。这个事实生动地表明了,作一切工作,克服大小困难,在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成败常常取决于人的精神状态是否跟得上客观形势。只有保持充沛的革命朝气,才能吹掉鬼气,胜利前进不已。
革命的气概,从何而来?这个生产队的经验告诉我们:它是在对连续五季减产这个客观事物作了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是在实行政治挂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产生的。革命的气概是客观实际的正确的反映,反过来,它又是改造客观实际的前提。认识客观形势有两种方法,一是夸大困难,看不清前途,灰心丧气,莫知所措。这是革命者所不取的方法。另一种是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也就是全面地认识已经产生了的各种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千方百计发掘一切有利因素,战胜困难。几年来,我国人民高举三面红旗,创造了比过去任何历史时期多得多的有利条件。这不但包括多年来建设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大跃进以来建立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有了一套体现党的正确路线的政策,有了系统的增产经验,也有足以借鉴的教训。我们是比过去更强了,而不是弱了。全国是这样,对各项工作来说也是这样,对这个生产队来说也是这样。表面看来,连续五季减产,它似乎是弱了。可是,实际情况究竟怎么样呢?当他们分析了减产的原因,接受了过去的教训,抓住了发展生产的有利条件,鼓足干劲,实干苦干的时候,他们只用了一季的时间,就拿回了五季减产的损失。应当说,他们不是弱了,而是强了。认识这一点,对于一切正在对困难作斗争的各个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分清客观形势的主流与支流,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取得符合实际情况的经验教训,找出克服困难、扭转局势的有效办法。这个生产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既看到有利条件,又正视了困难,从思想方面找毛病,从主观条件找原因,就把人们的革命气概和斗争热情充分动员起来,实事求是地去进行工作,过去一些人认为办不到的事情就都办到了。
解决了思想上的问题,也就是说,丢掉思想包袱,就可以轻装上阵了。但是,能不能真正改变局面,取得胜利,那还要看是不是脚踏实地,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只有扎扎实实地行动起来,实干苦干,革命的气概就能成为改变局面的巨大力量。否则便是主观空想,便是空喊,而主观空想和空喊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这个生产队利用“借粮会”、“五保队”作为教材,从思想上激励大家摘落后帽子的斗争意志,从检查缺点中认真接受教训,在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大家团结一心,干部带领群众,埋头苦干。没有肥料,就割草挖泥;没有水车,就用笆斗翻水。在发展生产的道路上,许多过去无法逾越的困难,现在都不再是不可克服的了。这种有气有力,既有不怕困难的革命气概,又有实事求是的苦干精神,是值得效法的。
现在,全国人民公社的生产队中,还有极少一部分减产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困难。他们有的困难已经度过,有的快要度过。今天本报介绍的这个队,就是千百个已经度过了困难的生产队中的一个,它的道路就是其他减产队的道路。看来,从减产到增产,中间并没有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减产队是可以变成增产队的。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把革命的气概同实事求是的精神结合起来,可以大大加快这个过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