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适应当地生产和群众风俗习惯 风平小学结合民族特点办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04
第4版()
专栏:

  适应当地生产和群众风俗习惯
  风平小学结合民族特点办学
本报讯 据云南日报消息:潞西县风平乡风平小学领导干部和教师,深入调查研究,从傣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和傣族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改进教学,减少学生流动,提高教学质量。
风平小学是1956年开办的,现有一百八十三个学生,其中有傣族学生一百五十八人;七个教师中有四个是傣族教师。六年以来,这所傣族小学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有一定政治水平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深受群众的欢迎。但是,过去存在着学生流动频繁的现象,经常有学生缺课、停学,很少有从一年级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的,因此,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办好这所傣族小学,并为办好其他为数更多的傣族小学积累经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文教局于7月份组成调查组,与风平小学教师一起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了解,造成学生流动频繁、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教学工作不能适应民族特点和傣族儿童的实际情况。例如傣族传统的节日较多,儿童要经常参加栽秧、秋收、放牛、看娃娃等辅助劳动等,造成学生经常缺课、停学;学生达到一定年龄,“串姑娘”和早婚也是造成中途停学的客观原因。
风平小学的教师们从7月以后,一方面积极访问学生家长,做好家长和干部群众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更改了教学时间,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产和群众的风俗习惯。学校通过群众喜欢看的傣族皮影戏、相声、广播、歌舞等文艺形式和召开各寨家长会、青年会、社队干部会等形式,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动员各个方面人士积极与学校配合,教育学生好好读书。在教学时间上,改为半日学习,十天一次假日,逢民族节日,学校放假,让学生回家与父母兄弟一起去过节,或参加各种辅助劳动。这样改变以后,深受广大群众和学生的欢迎,入学儿童从上学期的四十多人增加到一百八十三人,学生流动现象也大大减少了。
在校学生人数比较稳定以后,教师集中较多的力量去考虑提高教学质量。他们根据傣族儿童的实际水平,实事求是地编选教材,踏踏实实地钻研业务,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这所学校在开办之初,是先教傣文,1958年以后,学校根据合作社和学生家长的要求,改上了汉语文课。现在,风平小学根据大多数群众的意见,仍以学习汉文为主,二年级增设傣语文课。一年级到五年级设算术(加珠算)、汉语会话、音乐、体育、美术等科。根据这种安排,学生小学毕业后,一般能懂得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历史和自然知识,算术能掌握小学的加减乘除和四则应用题等运算方法,既能为边疆农业生产合作社办事,又能为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作准备。
教师们还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学生不懂汉语的特点,每周各年级都增设了三节汉语会话课、两节写字课、两节默写课、一节背诵课,并在课前课后、学生放学回家后组织辅导学生读书、写字、做作业。语文教师还按照汉字的结构规律,采用音、形、义、用四结合的办法,向傣族儿童进行汉文识字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附图片)
  云南省金平县高山林区小学教师石国兴在给小学生看画报  
                 侯中贤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