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心理学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05
第6版()
专栏:在我这岗位上

  “心理学家”
  王冲
拉开北京三里河浴池的门,老太太心里还嘀咕:“我在三楼洗女盆,小孙子怎办?”
谁想,门口售票员早已看穿了她的心事。他一边热情地请这一老一少在长椅上休息,一边按了按身边的电铃。
一转眼,楼上下来的女服务员王雨琴,楼下出来的男服务员孙振声,满脸含笑地出现在这一老一少面前。女的说:
“大妈,您好!我陪您上楼。”说着,就动手来扶;男的说:
“小家伙,跟叔叔走,洗完澡我给你找奶奶……”
刚把小家伙送进池塘,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进来了,孙振声亲切地领他坐在靠近池塘的座位上……
两个“红领巾”,边走边逗,两腿还做着舞蹈动作,老孙又把这对小朋友让到自己眼皮底下的地方……
一位戴着近视镜的干部,进了门,还舍不得放掉眼下的报纸,老孙把他让到全屋最亮的天窗下面……
整洁、宽阔的屋子,暖洋洋,静悄悄,当人们满面红光地走出池塘时,老孙又敏捷地送上手巾把、帮助擦背、倒开水、加盖大浴巾……那位戴近视镜的干部刚摸了一下脚,剪子送上来了;又照了照镜子,耳边又响起了老孙的声音:“您要是理发,我替您买票……”
“唉,”那干部点点头说:
“这哪是服务员,简直是心理学家!”
老孙腼腆[miǎn-tian]地笑了笑,谦虚地说:“您太夸奖了。比起三里河理发馆,我们差多啦!”
三里河理发馆,这个红旗和奖状挂满全店的全国群英会代表,在三里河浴池职工的心目中,占了多大的份量!
老孙说:“还在今年9月份浴池筹备开张的时候,咱们的经理、服务员就一个劲往三里河理发馆跑,学一点是一点!”
“您呢?”
这个三十多岁的服务员笑了笑说:“我学得不好!”
我坚请这位“心理学家”说一说他为什么对顾客如此体贴入微,他严肃地说:“如果说刚刚入了门,也要感谢咱们的党……1947年我十七岁,开始在阜成门里隆泉澡塘学徒,干了两年服务员,没得到一分钱,还常挨国民党特务和老板的打骂;解放了,我们才成了真正的人,耳里听到的是‘同志’,我想:真变了。在咱们的社会里,不分职业,不论高低,人和人就是互相帮助,你为我,我也为你……”
“心理学家”的眼里充满了无限的深情,激动地说:“两个月前,组织上调我到三里河,我真有点发慌:这么好的浴池,周围净是中央机关,生怕自己工作搞不好,影响浴池的名誉;可是,”他脸一红:“中心店的党支部书记找我说:世上无难事,就怕心不钻,有党,有群众,还有三里河理发馆做榜样……”
“好哇!”我不禁说了一声。
老孙说:“干了两天,这周围的一些干部同志们,可都真客气,帮助他们擦擦背上的汗,他们笑着拒绝;实在硬擦了,一口一个同志,连声道谢,……”
这时,被老孙送去洗澡的小家伙走出了池塘。他微笑地瞧了瞧老孙。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看,原来是几个服务员看见一个老大爷穿衣服时有点站不稳,便都帮忙去了。
正在老大爷穿好衣服的时候,刚才往外跑的服务员小郭已经回来了。“老大爷,我帮您找来了三轮车。”
搓修工老林也告诉我一件事:有一天,西城区人民委员会的李区长来了,提出顾客在门口买牌好,还是在屋里洗完澡交钱好?经大家研究,还是认为:穿完衣服再交钱要在屋里多耽误时间;掏钱时再一着急,更容易出汗,到外面好感冒,还是先买牌好一些。不过,同志们可没做结论,老林说:“咱们得听顾客的,等一阶段顾客说怎么好,咱们就怎么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