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说“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06
第5版()
专栏:

说“知”
  肖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是孔老夫子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发人深思,其中包含着深刻的认识论的道理。
这句话中的前两个短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说来本也平常,可是做起来却颇不容易。认识原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不深刻的知到较深刻的知的无限过程。知是无止境的,对整个人类说来如此,对每个个人说来也是如此。一个人总有所知,也总有所不知。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会碰到强不知以为知的人。不懂装懂,故步自封,这种傲慢的态度,其害处十分明显,不必多谈。即使是个老实人,有时也会不自觉地误不知以为知,这就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了。须知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他所以比别人聪明,就在于“我只知道自己无知”。这句话本是怀疑主义的论调,但是却包含着一定的道理。一个人如果真的无知,而且,能够知道自己的无知,还是聪明的;否则,自作聪明倒成了愚蠢的人。获得这样的聪明,也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的。
也许有人会说:“不见得吧?难道连有这一点自知之明还这么困难么?了解自己的无知,算得什么聪明呢?”《礼记》上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的答复。
不教不学,既无运用知识的必要,也就没有求知的要求。从而也就既无所困,又无所不足了,哪里还能知道自己有困惑和知识不足呢?愈用知识,才愈会迫切地感到知识的不足;愈学习得多,也才愈认识到知识海洋的无边无涯。以自己的所知,比之于自己的所不知,那真是沧海之一粟。正因为如此,真正有知的人是谦虚的,倒是半瓶子醋式的人物,才会飘飘然地摇晃起来。毛泽东同志曾经告诉我们,“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6页)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之所以困难,还在于知和不知常是混杂在一起的,因此,常会使人错误地以知为不知,或以不知为知,或者纵然知道自己有所不知,也弄不清不知的到底是什么。这样,也不知向何处用力。就像一部机器已经不能正常转动,明明知道这部机器坏了,却由于不知道它究竟坏在何处,而无从着手修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正确地理解政策,清晰而全面地了解情况和掌握针对具体情况贯彻政策的方法。有时工作中遭到挫折,这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认识问题。要提高认识就必须找出认识的毛病何在,是不理解政策,是不了解情况,还是方法不对头。如果主要是由于对政策的理解不正确,我们不进一步研究政策,那么即使情况摸得再清,也不能克服我们认识上的毛病,改进不了工作。反之,若是情况不明,我们不去了解情况,却驾空地讨论政策,那也解决不了问题的。这都是由于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无知的缘故。因此,真正要知道自己的无知之处,这也是一种知。而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知。它与其他认识一样来自学习和实践。只有通过实践和学习(学习也是一种实践),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之处;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区分知和不知。
不知和知是对立的。不知可以转化为知,但是必须有一个条件,这就是要知道自己的所不知。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求知,才会不断地探索、刻苦地钻研,以求知其所不知。宋朝的哲学家张载在《经学理窟》中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出。自若安坐,则何尝有疑。”这话很有道理。在本来有所不知的地方,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这样,自然提不出问题来,也就没有解决问题的要求,问题当然不可能获得解决。这样看来,提出问题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同样,知道有所不知,才会致力于学。而这,正是有知的开始。所以,张载又说:“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从科学发展的历史看来,凡是卓越的科学家,他们所以能取得成就,不仅在于他善于吸取前人的积极成果,知前人之所知,而且在于善于发现前人知识的不足之处和前人的错误——误不知以为知的地方,敢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不做到这一点,就不可能超越前人,解决前人所未解决的问题,因而也无从推动科学的发展。
要善于发现自己知识中的缺陷,就必须多用脑筋,“开动机器”,对事情经常抱分析的态度。无论是读一本书或是做一件工作,都会使我们增加一些新的知识或经验,同时也会提出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钻研和探索。如果对事情不加分析,不“开动机器”,就无从发现问题,即使碰见一些问题也会轻轻放过,得不到解决,以致对自己到底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都胸中无数。当有人要我们谈一谈读书心得,懂得了哪些新东西,有哪些尚未弄清的新问题;或是要我们介绍一下对一件工作的经验,成功的经验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尚未取得经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摸索等等,对于这样的要求,我们竟会瞠[ch ēng]目不知所对。书,本来是读过的;工作,也做了,但是,由于不用脑筋,以致对自己的所读、所做,就可能所知有限,甚至竟无所知,成了既不知其所知,也不知其所不知,乃至还会以不知为知,以知为不知。对不知道的东西,也许会侃侃[kǎ n-kǎ n]而谈,以致错误百出。如果付诸实践,一定要碰得头破血流。相反地,对自己已知道的东西,有时却又噤若寒蝉,绝口不谈,也不敢付诸实践。这种用己之所短、避己之所长的做法,不正说明没有自知之明吗?
世上没有全知的人,社会的分工也不要求有全知的人。就每个人来说,就其所从事的工作的需要来说,也必定有知识不足的地方。这是一个缺点,会使工作做得不够好,甚至会犯错误。但是,如果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无知”之所在,虚心地求教于人,自己刻苦地钻研,在行动中不鲁莽从事,而细心地探索,那么,这不知就会推动自己取得知了。因此,就这一点来说,无知还不是真正的缺点,而只有不知道自己的无知,那才是真正的缺点。
孔夫子那句话的最后三个字——是知也,特别耐人寻味。真知不在知道一切,而在有自知之明,知道哪些是自己知道的,哪些是自己不知道的。这样,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了。对已经确知的东西,不要再有任何犹疑和动摇,要把它坚决贯彻到实践中去,并且将由于经常使用而使这一知识更加巩固。而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或知道得不确切的东西,就应该虚心地学习,刻苦地追求,在实践中反复试验和探索,以便从不知到知,从不深刻的知到较深刻的知。孔子的弟子子夏说:“日知其所亡(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正是这个意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