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尼赫鲁策动的印度反华运动的真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07
第1版()
专栏:社论

  尼赫鲁策动的印度反华运动的真相
最近,在印度又掀起了一个新的反华运动。这次反华运动是从11月20日印度总理尼赫鲁从美国回到新德里,立即在国会中公布了印度政府给中国政府的照会,宣布中国对印度“侵略之上又加侵略”之后开始的。在过去的半个多月中,人们看到,印度资产阶级的政客和他们的报刊的反华叫嚣,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他们一哄而起,对中国进行一连串诬蔑、攻击和威胁。他们甚至纠集少数暴徒到加尔各答和孟买的中国总领事馆门前寻衅闹事。
尼赫鲁这次大喊大叫的所谓中国对印度领土的“占领”和
“侵略”,同过去一样,完全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我国外交部在11月30日给印度驻华大使馆的照会和12月6日发表的声明中,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不是中国侵占了印度的任何领土,也不是中国对印度有什么“不良意图”,而是印度方面多年以来占据了中国的大片领土,最近还更加频繁地侵犯中国的领土和领空,甚至多次派遣军队和人员越过实际控制线,侵入中国境内,增设哨所,扩大非法占领。尼赫鲁本人在11月28日的声明中已经公开承认,印度在它所片面主张的“在拉达克边界的各个地方建立了六个以上的新的哨所,重要的哨所”。据同一天的《印度时报》报道说,由于印度军队奉命继续执行扩大检查哨的计划,“现在可能难于避免同中国人发生一两次武装冲突”。尼赫鲁本人12月5日在国会中也谈到了“我们不能排斥战争的可能,而且我们并不排斥战争的可能”。可见,蓄意破坏边界现状,加剧边界紧张局势,怀着不良意图的,不是中国方面,恰恰是印度政府自己。
大家知道,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特别是英帝国主义向中国实行扩张政策所造成的一个悬而未决的复杂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以中印友好为重,一直认为,中印双方只要考虑历史的背景和当前的实际情况,经过友好的协商,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即使暂时不能全部解决,双方暂时维持现状,也不会影响中印两国的友好关系。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印之间虽然在边界的个别地点有过一些细小的争执,但总的说来是相安无事的,中印两国是友好相处的。可是,从1958年年底以来,特别是中国的西藏地方叛乱事件以后,印度方面却一反过去的状况,一再挑起边境事件,蓄意扩大边界争端。尽管中国没有侵占印度一寸土地,而印度却霸占了中国的大片土地,并且一再挑起边境事件,中国仍然耐心地寻找公平合理的解决边界问题的途径。人们记得,为了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合理解决,我国周恩来总理在1960年4月间亲自访问印度,同尼赫鲁总理举行了会谈。但是,印度政府却根本不愿意理睬我们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友好的、合理的、和解的态度。
尼赫鲁在1961年2月曾经这样表示:“就我们来说,并不产生这样的问题:同中国人坐在一起来规定边界并重新考虑整个问题。”“只有在他们离开这块领土的时候,问题才会解决。”换句话说,除非中国屈服于印度的无理要求,印度政府就拒绝同中国政府谈判边界问题,即使谈了,也不能达成任何协议。显然,尼赫鲁对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并无任何兴趣,相反,他宁愿把这个问题无限期地保留起来。
任何稍为明白事理的人都会懂得,印度的北部边界的安全没有受到任何威胁,这不仅是因为那里横亘着峻险的喜马拉雅山,终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冰雪封山;而且,更主要的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根本不需要、根本不容许、根本不可能侵略别国一寸土地。尼赫鲁和印度资产阶级的其他负责人士不可能不知道这点。即便是在他们叫喊“中国侵略”的时候,连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不是实话。因此,在他们看来,把中印边界问题长期地保留下来,对印度统治集团是无害的,相反,是有利的。因为这样可以便于他们随时煽动反华情绪,大做反华文章,来适应印度政府的内政和外交的需要。在过去的两三年中,印度政府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始终拒绝就中印边界问题达成任何协议,也不肯在这个问题达成协议之前维持现状,而且,不断制造边界紧张局势,三番五次地掀起反华运动。
因此,关于在印度的反华运动的真相,关于印度统治集团一次又一次发动反华运动的背景,显然不能从中印边界问题本身来寻找,而只能从印度统治集团的内政和外交的需要来寻找。
印度统治阶级的这次反华运动,发动在印度大选的前夕,这不是偶然的。人们知道,这次大选是印度独立后国大党执政以来的第三次。国大党的领导人对这次大选并不乐观。因为国大党执政的十年来,虽然也实行了一些改良主义的措施,但根本没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而外国资本也仍然控制着印度的许多重要的经济部门。尼赫鲁自己曾经说过,“对于一个正在极力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资本。印度可以用勒紧它的人民的裤带和争取外援的办法来筹集必要的资本”。印度政府正是这样做了。但是,尽管赋税和物价增长不已,外援也并不算少,印度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6—1960)的主要指标仍然没有完成。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争取生活权利和民主权利的斗争日益发展,国大党的威信则日益下降。尼赫鲁去年曾经说过,“国大党丧失了它的威望。如果党继续软弱的话,党最好还是解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统治阶级企图把虚构的所谓中国“侵略”作为一个稻草人,来转移人民的视线,并煽起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来打击印度的进步力量。关于这点,早在今年7月31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刊登的一篇文章就写道:“在1959年中国在喜马拉雅山区进行侵略以后,国大党已经迫使印度共产党节节溃退。国大党如果在这个问题上采取坚定态度,或者说如果能够让它采取坚定态度的话,它肯定将会在1962年大选中获得彻底的胜利。”用不着多加解释,人们就完全可以理解,这次反华运动,正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欺骗人民、获取选票、保持国大党执政的一种手段。
这次在印度掀起的反华运动,是在尼赫鲁访问美国之后发动的。这一点也不是偶然的。只要回溯一下过去三年的历史,人们就不难看到,在印度的反华运动,同美国对印度的“援助”,结成了不解之缘。据不完全统计,从1947年到1959年的十二年间,美国和美国所控制的国际机构给印度的“援助”约十九亿美元。可是,自从尼赫鲁利用“西藏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一再制造大规模反华运动以来,即从1959年到现在的三年
当中,美国和美国所控制的国际机构已给和答应给印度的援助达四十一亿美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1960年4月我国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谋求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而尼赫鲁毫无理由地拒绝达成任何协议以后,美国给印度的“援助”更是急剧增长。从1960年5月到1961年11月,美国和美国所控制的国际机构
已给和答应给印度的就达四十亿美元以上。看来,反华运动同美援的增长,是成正比例的。据印度报刊报道,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所需的五十亿美元资金中,有三十八亿美元指望从西方取得,而其中半数以上指望从美国取得。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需要进口的粮食,也几乎全部要依赖美国的信贷和赠与。尼赫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访问美国的。印度《社会服务者报》11月13日的社论直言不讳地说,“尼赫鲁带着讨饭碗到美国去”。这家报纸又说,“如果美国变得不满意的话,就会有极大的危险。印度总理正在尽可能使那里的政客们感到满意。”
事实上,印度统治集团近几年来所实行的外交政策,得到了来自华盛顿方面的日益公开的满意的赞扬。除了大肆反华以外,印度政府还派出了六千名军队到刚果去为美国鲸吞刚果的政策效劳,尼赫鲁本人还在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极力反对谴责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但他却谴责苏联在德国和西柏林问题上、在恢复核试验上的正当立场。对于古巴人民、阿尔及利亚人民、日本人民等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尼赫鲁始终采取冷淡的态度。这就是为什么肯尼迪在尼赫鲁访美的时候同他一起宣布“美国同印度有着充分一致的共同目标”。而腊斯克在欢迎尼赫鲁的一次宴会上也说,美国同印度的“联系”是“使我们在目前世界舞台上结为朋友和伙伴的共同兴趣和共同愿望的结晶”。
美国垄断资本集团是怎样看待尼赫鲁的,这可以从经常反映这个集团的观点的刊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得到答复。这个刊物在5月29日刊登的一篇题为《仔细看看美国在亚洲下了赌注的这个人》的文章中写道:“印度总理尼赫鲁正在变成世界政治家中最受肯尼迪政府宠爱的一个人物”。这篇文章还说,肯尼迪和他的最重要顾问们觉得,印度“是在亚洲和非洲可能挡住共产党人的关键”。“尼赫鲁能成为西方的一位坚定的朋友,将使美国在印度和世界上其它不发达国家得到很大收益。”
人们还注意到,最近一个时期,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反华的逆流。什么“中国不要和平共处”、“中国侵略”、“中国好战”之类的叫嚣,猖獗一时。美国代表史蒂文森在12月1日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时候的发言,可以说是反华大合唱的最高音。而尼赫鲁正是在这个时候在印度发动了一个新的反华运动,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
从以上的事实中可以看到,在印度掀起的反华运动,首先是基于印度统治集团的内政和外交的需要。同时,这个反华运动,又有着超出印度以外的国际背景。它是国际反华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迎合美帝国主义的需要。几年来的事实证明,印度统治阶级什么时候在内政和外交的方面有需要,他们就在什么时候掀起反华
运动。过去是这样,将来还会是这样。
但是,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反华叫嚣,决不能掩盖事实,决不能掩盖真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一贯努力,中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是有目共睹的。就以边界问题而论,中国同缅甸和尼泊尔,已经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互谅互让的精神,通过友好协商,圆满地解决了相互间的边界问题,至于类似的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印边界问题,应该而且也是完全可以根据同样的原则,取得公平合理的解决的。为了确保边境的安宁并且为边界问题的友好解决创造良好气氛,中国政府曾经建议中印双方武装人员在边境上各自后撤二十公里,又建议双方不在实际控制线本侧二十公里以内派出巡逻队。在中国政府的这些建议遭到印度政府的拒绝以后,中国政府又主动地、单方面地停止在实际控制线本侧二十公里以内派出巡逻队。中国政府还一再主张,即使边界问题一时不能解决,双方也不应该破坏边界现状,影响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无可置辩的事实说明,目前中印边界问题的僵局,其责任完全在印度方面,而不在中国方面。
在这里,应该提到的是,印度共产党总书记高士,在11月20日尼赫鲁攻击中国“入侵印度”的第二天,竟然不问事实真相,不问是非曲直,跟在尼赫鲁后面,急急忙忙地发表了谴责中国的声明。这才是真正的令人感到“惊讶和遗憾”。
几年来的事实表明,印度政府根本不想根据五项原则,在公平合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相反地,印度政府在一再发动反华运动的同时,不断派遣武装人员和飞机,越过中印边界线,并且在边界地区进行紧张的备战活动。这表明印度政府已经从拒绝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转向以武力实现它向中国提出的领土要求。中国外交部在12月6日的声明中指出:“如果印度政府一意孤行,继续向中国境内推进,扩大非法占领,它就必须对因此而造成的新的紧张局势负完全的责任。”
至于反华运动,那末,不论是美帝国主义也好,不论是尼赫鲁也好,不论是其他什么人也好,归根到底,总是要自食其果的。在全世界,反华的只是极少数帝国主义分子、反动分子和附和他们的人;而占人类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一切有正义感的人,不但不反华,而且要求同中国友好。对于极少数帝国主义分子、反动分子来说,不管中国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说什么或不说什么,他们总归要反、要骂的;但是,对于人类的绝大多数来说,尽管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咒骂中国一千次、一万次,他们也还是把中国人民看作是他们的朋友。即使有一部分人受到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造谣诬蔑的影响,对中国存在某种误解和疑虑,那也只是暂时的。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义事业,中国人民的和平外交政策,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理解,中国的国际威望正在一天天地增长。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对中国的攻击,恰恰证明我们做得对。如果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对我们大加赞扬,那岂不是我们做了有利于他们的大蠢事吗?任何反华逆流,都无法损害屹立于天地间的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而只会暴露那些反华“英雄”的反动面目,他们搬起了石头,其结果必定是砸了他们自己的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