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王老肥——太行漫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08
第6版()
专栏:

  王老肥
——太行漫笔
  杨扬
从号称太行屋脊的神山附近过来,是望不尽的崇山峻岭。傍晚时分,走在山道上,只见晚霞千道,群山金染,十分壮丽。可是,要赶着去铁瓦岭访问老模范王老肥,不敢逗留,几个人便急忙加快脚步。
走到河西,天已全黑,打算明天上铁瓦岭。到了大队办公室,大队同志说,老肥已从铁瓦岭回来,明天要看看村里的树,后天可以带我们一起上铁瓦岭。正说,门外响起呵呵的笑声,走进一个山一般的老人,两只大手已握住我的手。旁边人介绍:这就是王老肥。老人宽大的脸膛上是慈祥开阔的笑容,他精神矍铄[jué-shuò],笑声宏亮,哪里像七十多岁的人呢?他把我们安置住下,抖动白须笑着说:“走一路了,休息吧,明天看树去。”
第二天,他领着我们走上村后的白土山。他像熟悉自己亲生孩子的生日和脾气一样,介绍这里的树,哪棵先栽,苗儿怎样来的,生长中碰到什么问题。这里每一棵树,都与他联系着,是他领着群众在这里征服石山培育出这满山的树木来。
老人一边走,一边说起往事。从他幼小时候,他就梦想改变这缺树的穷山。可是,在穷苦的生活中哪能实现这愿望呢!从十三岁起他就出外当长工,一直熬了三十多年。直盼到这里解放了,他回到河西,组织起第一个互助组,以后发展为农业社,他担任社主任。而从建立互助组那天起,他就又萌起改造白土山、绿化河西的念头。1946年,他从长治参加劳模会回来,就建议党支部提出要像李顺达改造西沟那样把穷河西变成富河西,把村后一毛不长的白土山改造成花果山。他开始向群众宣传植树的好处,有些农民就摇头,说在石头窝里栽树是白费劲。他笑笑,就自己先动手在面前山坡上刨开岩石换上土,栽种上桃、杏等树。第二年树果然长起来了。等到山上结下第一批果实,原来不相信的人也说:“这倒是真从石头上结起果来了。”更多的群众跟他上山植树。从那时起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坚持植树造林十余年,他带领群众刨遍白土山,在石窝里栽起了成片成片的树。现在仅就山上成活长大的说,有六万九千多棵,成梁成椽[chuán]的木材九千多棵,结果的树有五千八百多棵。这小山庄的社员们一年比一年更多地吃上了自己山上结的梨、桃、杏、苹果等,看到荒山变成宝山,都说:老肥领咱们干这事可干好了。
在这石窝里植树,困难很多,但他不怕。有土就刨坑,没土就去石换土。没有树籽,就发动大家拣。逢集赶会,人家游逛,他在人丛中低着头撞来碰去地提着篮子拾果核。有一次他到县里去开会,也趁空拾果核,五天开会回来带回二十斤果核,把这些都种在这片山坡上。有人说,树就是他的心。为了长起这果园和绿林,他费口舌说服群众,亲自上山栽种和修剪,还步行几十里甚至百里到别处去学经验。有时碰上好树苗,常常自己买下为社里种上。他老伴说:“你出钱给社里栽树,谁领你的情,净干磨刀背的事!”他笑着说:
“山是自己山,树是自己树,给大伙栽树,也有咱一份,这是大好事!”
我们走在靠村的山坡下果林里,王老肥说:“铁瓦岭那边比这里植的还多,净核桃种就下了一万多斤哩。”从这种自豪的口吻里,可以知道新开辟的铁瓦岭是这几年老肥心爱的新战场。前年,公社计划要征服群众一般称为铁瓦岭的云武山。眼见白土山已经林化,他又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自告奋勇上铁瓦岭去管理造林的事,并说“不绿化铁瓦岭不下山!”他带领各大队的造林队伍,在那里的荒山播种四千七百多亩,光核桃树就植了三十五万多株。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他也加紧对造林后继人材的培养。他的徒弟像王肥子这样的青年造林人材在全公社已有好几百了。
老人现在就和一个助手长住在铁瓦岭上铁瓦寺仅剩的厢房里,他叫做扎营造林。不管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他在山上攀越、劳动,不肯歇息,细心地照料各大队社员和他自己栽的千万树苗。有一次,在山上跌伤了一只胳膊,他就用一只手坚持修理果树。在山上,他和助手二人除了管林,还实行林中套种,种点庄稼,每年为社里生产二千斤以上的粮食和几千斤菜。
我们说:“老肥同志,您可真乐观啊!”他说:“我是从苦生活过来的,前半辈当牛马,后半辈翻了身,成了党员。现在我受到党和群众的重视,打心底里快活,有劲,只想着多为人民作点事。”这个雇农出身的老人,入党十几年来,一直以革命者的高度责任感踏实、努力地工作。他在各项工作中总是走在前面,连续在合作化、卫生、造林等各方面被选为模范,这些年参加壶关县、专区、和省各级劳模会及作为烈、军属代表到中央开会总共六十多次。方圆这一带群众平常都不叫他名字,只叫“老英雄”。河西社员们传说着他的许多事迹。比方积肥,他总是天不亮就起身拾粪,常常拾到几十里以外去。社员谁家有困难,他就给设法解决,贫农王续枝家有人生病缺钱用,他宁肯自己困难些,把存的五十元钱主动送去。劳模会上奖给他的农具,早先他总把一部分送给更缺的贫雇农,以后,则交给社里,让大家使用。还有使村里人感动的事情是,当他不分日夜在铁瓦岭种核桃树时,有人说:“种核桃的吃不上核桃,偌大年纪,何苦!”他一边栽着,一边笑着说:“我一定能吃上。即便自己吃不上,只要大家吃上、后人吃上就好。”
在河西这天,他领着我们在白土山上转了又转,给我们谈他的树。他扬着两只铁耙般的大手,像有说不完的高兴。这天夜晚,对着明亮的灯光,老人目光炯炯地同我们谈他的想望。他想的是征服一山又一山,让大树和果林长遍山岭。他特别激动地对我说起在北京那次会上难忘的情景。那就是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说:“老同志,你为革命费了心,出了力。”说到这里,老人的话里像有万股泉水一齐迸涌,他说:
“想起这个,我常常睡不着。我要做的事还多得很哩,有人说我想接上活,我是想看见咱国家走到更好的生活哩!”
山村之夜,轻风拂窗,我久久不眠地想着老人的话。等到一大早,我们刚起来,又听到呵呵的笑声伴着重重的脚步,他来叫我们:“走,到铁瓦岭看树去!”老人健步如飞在前面走,领我们在铁瓦岭上攀登。老人边走边指点我们看这里新植的树。我紧跟老人走着,往那方看,又望见前日傍晚来河西时走过的山峦。太行有数不尽的山峰,但我总觉得老肥同志在这里使我又清楚地看到一座农村老共产党员高度思想觉悟的新的巍峨的山峰。而他正瞧着遍山的树苗爽朗地笑着,领我们向更高处走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