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氾胜之和《氾胜之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10
第4版()
专栏:

  氾胜之和《氾胜之书》
  张习孔
氾[fàn]胜之,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农学家。汉成帝时
(前32—前7年),氾胜之做议郎,曾经在今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教民种田,获得丰收。他深深体会到农业生产对于国计民生的重大关系,因此他说:“夫谷帛实天下之命”。在他亲自领导生产的基础上,并参考了古代有关农业方面的文献,加以整理总结,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农业科学专著——《氾胜之书》。
《氾胜之书》是后世的通称。《汉书·艺文志》农家书中称作十八篇。后汉经学家注经,一再引用氾书。所以唐贾公彦《周礼注疏》说:“汉时农书有数家,氾胜为上。”后来唐、宋官私史书也多引有《氾胜之书》。但在以后的《宋史·艺文志》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中,就不再提及,可能在宋元之际,这部书便已失传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氾胜之书》的部分内容,主要是《齐民要术》、《太平御览》等文献中引用的部分。这些散见在各书中的《氾胜之书》原文,大约有三千七百字。仅就这一小部分来说,内容仍是相当丰富的。
《氾胜之书》所记载的,主要是二千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干旱地区农民的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根据现存材料,氾书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七个项目,即:耕作的基本原则;选择播种日期;种子处理;个别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收获;留种及贮藏;区种法。
氾胜之在书中总结耕作的基本原则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想达到丰产,必须正确地结合气候时令,翻耕土壤,施用肥料,保墒灌溉,中耕除草和做好收获工作。这些经验,是氾胜之从劳动人民的长期生产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关中平原是干旱地区,降雨量少,分布又不调匀,因此防旱保墒,就成为农业生产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氾胜之书》告诉人们,无论春耕、夏耕和秋耕的首次耕地,都必须抢墒。春夏雨季下雨后,便要酌量地抢耕抢种,使土壤尽量接受雨水。冬天下雪以后,把田地里的雪压入地里;同时把地面上的雪掩盖住,不要让它被风吹走;再下雪,再压紧。这样,立春以后,土壤里保存了很多水分,同时,虫子也冻死了。明年的庄稼一定好。
区种法是氾书中很宝贵的材料。所谓“区种”,就是一种园艺式的深耕细作方法。这种方法是把土地划成很多小的区域,挖成沟坎,实行深耕细作,多灌溉,多施肥,集中地使用人力,以求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反映出西汉时期在农业技术上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氾胜之书》还记载了十三种农作物的个别栽培技术,即禾、黍、冬麦、春麦、稻、大豆、小豆、麻、枲[xǐ](雄大麻)、瓠[hù](葫芦)、芋、稗[bài]和桑。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种稻技术的记载。书里说:春天解冻以后,耕稻田,把土翻过来。一块稻田的面积不要太大;太大了,田里的水深浅就不容易均匀。根据这个记载,西汉时候,我国西北地区已经有了水稻的种植。
《氾胜之书》不但对于研究祖国农业发展史有重要的价值,就是对于现代农业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