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心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12
第2版()
专栏:陕西通讯

心愿
王嵛昆
在秦岭山区,在陕西凤县,最近我目击了一幅农民踊跃交售粮食支援国家建设的动人场景:只见一伙伙惇朴勤劳的山区人民,脊背上背满一笼一笼的粮食,从数十里甚至几百里远的深山老林,穿过峡谷,攀越峭峰,涉河渡江,把他们丰收的余粮卖给国家,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我被这感人的场面激动着,冒着雨来到了凤州公社。凤县副县长王泰岱同志也在这里。他说:
“同志,我是才从白家店队下来的。你若是昨天夜里来才好哩!你看那满山送粮的人群,那灯笼火把……这是群众的心愿哪!要知道这粮食,是费了千辛万苦才收到手里的。你想,这个只有一千五百来户的山区公社,今年交售粮食的计划是一百五十万斤!每户平均给国家提供商品粮一千斤!而且,昨天决定多卖的五十万斤还没计算在内呢。全社十四个队没有一个队不超额的。再说,要把这些粮统统运到仓库是多么不易!全社总共两千个男女劳力,只11月11日这一天就入仓二十万斤,平均每个劳力从山上背下来一百斤。同志,东西和南北各有四五十里的地盘,满山的‘独家庄’,要不靠群众有这份心愿,怎能办得到?当然,党一再告诉咱,越在群众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越要去关心他们。所以我这几天跑了六个队,开了十几个社员座谈会,专门了解生活安排得咋个样?同志,没听一个社员对卖粮有怨言的,因为今年收成好,有物质基础嘛!……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说:‘老乡,国家不收您的粮啦,背回去吧。’不接受群众的心愿,他能答应你吗?”…………
我沿着嘉陵江,翻过两座大山,来到凤州公社的土台子生产队。这个十户人家的生产队今年已交售了近四万斤公购粮。就是说,按户平均,每户给国家提供了四千斤商品粮。见几个社员在场上装包谷,我问队长马国栋:“咋个,你们还要卖吗?”他说:“这两千来斤,是社员八边地里的。昨儿个大家一核计,全队三十八口人,每人平均口粮和奖励粮不下七八百斤,所以都提议把八边地的也卖了它,表表心愿。”
我说了一声“好,做得对!”就随手抓起一条麻袋,把大堆的金黄包谷往麻袋里装。没料王成义老汉火气冲冲地跑过来,“哗”地一声把我已装上的包谷全倒了出来。我窘[jiǒng]迫地问:“不是扬过了吗?”他说:“你当是扬一遍就行啦?你看国家卖给咱的货,哪有一件是毛毛草草的?”我说:“即使有点皮皮绒绒也压不了分量。”他说:“这话要不得,要不得!”于是,他随手操起木?,“唰唰”地扬开了。
晚上,我住在土台子生产队一位社员家里,女社员姚凤英,跟我们谈起交粮的事。她不是先从粮食说起,她是先告诉我她的过去:“……一斗包谷换一斤盐我换过;一斗核桃换一斤盐我换过;一斤甜(蜂蜜)换一斤咸(盐)我换过;二十多年,我没穿过棉裤……不解放,不合作化,不公社化,咱山里人还能穷出个头?!不多卖点粮,答谢答谢恩情,咱心里就是不舒贴!”
姚凤英的一席话,说明了人民那颗热心的根根。其实,姚凤英的过去,远不能作为山里人苦难的典型。凤县的瓦房坝、长坪等地的群众,在旧社会,除了地主富农以外,有几户盖过被子,穿过棉衣?我听说过,一位姓魏的社员,因为四十多岁未曾穿过一双草鞋,而被称为“魏铁脚”;我见到过一位姓李的社员,因为五十多岁未曾穿过一件布衣,穿了一辈子树叶草皮,而被称为“李蓑衣”;至于因为常年不见盐巴而患软骨、白发等病症的,有谁能够数点清楚!
而今,这些地区的社员,用上钢笔、牙刷了,使上茶缸、手电了。同志,你不要以为这是简单事儿,你不是常说“划时代”这个词吗?在穷困的山区,社员硬是把钢笔、牙刷、茶缸和手电这些东西,看成是划时代的!他们硬是把这些东西做为时代的分界线!
而今,我们的山区社员,勤勤奋奋生产出大批粮食,便踊跃地、争先恐后地把粮食卖给国家。
今年收成不好的三岔公社心红铺大队,也硬要求国家收下他们的五百斤粮食:“我们队今年收成不好,三百九十名社员平均每人卖一斤多吧,表表心意!”
社会主义带给每个人无穷的幸福,大家伙也一心一意尽量把自己的力量贡献给社会主义。——秦岭山区的人民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原载《陕西日报》,本报有删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