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在“质量第一”思想指导下全面丰收 广州造纸厂完成全年计划 产品品种全按国家规定,产量、质量、劳动生产率、成本、总产值、上缴利润六大指标项项超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13
第1版()
专栏:

在“质量第一”思想指导下全面丰收
广州造纸厂完成全年计划
产品品种全按国家规定,产量、质量、劳动生产率、成本、总产值、上缴利润六大指标项项超额
新华社广州12日电 广州造纸厂两千多名职工正为自己取得的新成就而兴奋。他们在明确树立了“质量第一”的思想后,攻破了生产关键,基本消灭了“病纸”,获得了优质、高产、低成本、低消耗的丰收。到11月18日止,全厂按照国家规定的产品品种,已经提前全面超额完成了产量、质量、劳动生产率、成本、总产值、上缴利润六大指标的全年生产计划。主要产品新闻纸,则在11月5日就已超额九十吨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1至10月份,全厂上缴给国家的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同一期间的总成本,比计划指标下降了5.8%。
广州造纸厂是我国最大的新闻造纸厂之一。它是一座制浆、造纸的现代化的联合企业。这个设备精良的工厂,每天能够吞食七八百立方米松木,生产出近二百吨纸张和三四十吨商品化学木浆。这里每天造出的新闻纸,可供印刷对开报纸六百多万份。我国各地不少新闻出版单位的用纸,是由这里供应的。这个拥有强大生产能力的造纸厂,从1958年迄今,已为国家生产了二十多万吨新闻纸。
但是,由于前一时期工厂工作上存在着一定的缺点,虽然产量很大,有些纸张的质量却往往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纸张合格率有时降到80%、50%,甚至降到47%。纸张不合格的主要毛病,一是纸张过重。国家规定每平方米纸不得轻于四十八点五克和不得重过五十二点五克,这个厂生产的纸有的每平方米却重达五十五克。二是尘埃多,有断裂和孔眼。“病纸”大量出现,不仅影响用户使用,而且也给工厂带来了大量浪费。以纸张的重量为例,如果每平方米纸超重一克,全厂每天以生产一百六十吨纸计算,就得多耗纸浆三吨多,也就等于少生产三吨多纸。
今年4月,工厂领导在检查总结过去的生产时,曾发动职工群众讨论了过去生产中的薄弱环节。职工们认为:过去生产搞得不够好,客观原因是存在的,但最根本的还是工厂领导上指导生产的思想不够明确,有一定程度的主观片面、重数量轻质量的观点。职工们摆思想、摆情况,使工厂领导认识到要彻底扭转生产形势,必须上下一致树立鲜明的“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立即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车间,发动群众围绕“产品质量第一”的要求,层层落实生产计划,以加强技术管理为重点,健全和建立工厂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这样就在全厂范围内迅速开展了一个提高质量、杜绝“病纸”的群众运动。
抄纸车间纸张超重事故多,领导干部就同群众一起算细账:每平方米纸超重一克,每吨纸就要少印九百二十多份报纸;纸张超重增加了原材料消耗,也就同时提高了成本。职工们提高了对质量的责任感,迅速修订了控制重量的工艺,改进了操作方法。为了消灭尘埃、孔眼等纸病,原木车间工人们,进一步加强了原木使用和加工管理。他们采用好坏木分批挑选、集中使用的办法来处理原木,为制浆系统提供了生产好浆的条件。制浆车间职工为了保证纸张颜色洁白、拉力好,也按技术标准在装木和筛选工作上下功夫,适应了减少尘埃的工艺要求。
全厂职工自上而下共同努力,解决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使得纸张的质量大大提高。到11月份,全厂不合重量规定的等外纸,已由第一季度的21%下降到4%,创造了近四年来的新纪录;有尘埃、孔眼、断裂等毛病的“病纸”,数量也大大减少。全年计划产品的合格率,已经由第一季度的66%提高到10月份的98%,而且在第三季度以来一直稳定在90%以上。产品质量的急剧提高和长时期的稳定,使每吨纸的浆料消耗,比第一季度降低了五十多公斤,相应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纸张的日产量,也由一季度的一百零三吨上升到一百六十多吨。(附图片)
广州造纸厂提前完成今年纸张生产任务,质量也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这是一批新闻纸正准备外运
新华社记者 黄炽和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