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青工吴苗定刻苦钻技术 五年生产大批机件没有出过废次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13
第2版()
专栏:

青工吴苗定刻苦钻技术
五年生产大批机件没有出过废次品
本报讯 上海鸿翔兴船厂青年车工吴苗定,自1956年11月以来的整整五年里,加工过三百多种规格不同的大批船用机件,没有出过一件废次品。
共产党员吴苗定,今年二十七岁,是个四级技工。五年前,他由一家小船厂转到鸿翔兴厂当车工。这里的生产以修船为主,品种繁多,多数产品的精密度要求很高。吴苗定感到自己技术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就报名参加了闸北区业余技术学习班,学习机械制图。在车间里,他积极向生产组长和有经验的老师傅讨教,学习各种有关的技艺。
由于长时间苦钻好学,吴苗定学会了一般制图方法,熟悉了船舶机器的结构。因此,他在生产中就能保证加工件的质量。有一次,加工两部起货机的控制杆,草图上注明外圆的全部尺寸是十六厘米。吴苗定对照制图工艺一想,发觉有问题。他马上找工程师商量,改正了草图上的尺寸。
1958年以后,吴苗定看到生产不断发展,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从革新技术着手,来提高机件加工的精密度。有一次,加工万能装卸机的两百多只斜形齿轮,外圆误差要求不超过一根头发丝的七分之二。按照一般的加工方法,外圆的精密度很难达到要求。吴苗定就向搭班师傅、六级技工李寿涛讨教。两人共同研究,做成一只专用活络套筒工具,使加工的斜形齿轮内外圆的尺寸都合乎精密度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