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收购季节里的几页日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15
第2版()
专栏:

收购季节里的几页日记
北京丰台区张郭庄中心商店经理 王士魁
收购要和安排社员需要统一考虑
今天,王志海同志回来汇报了这样一个情况:收购员往交售产品多的社员户跑得勤,到交售产品少的社员户去得少。有的收购员孤立地去完成收购任务,为群众设想得少。
想摸摸饲草方面的情况,把收购和安排社员生活统一来考虑。在东河沿好容易才找着张金华。他以前做过畜牧指导员,对饲草问题内行。他帮着我们算了笔账:这儿的一百三十头牛,吃多少草;二十八匹马,吃多少草;一百零五头驴……算在一起,这些牲口到明年得吃七十七万多斤草。队里自有的可充饲草的副产品,加上集体和个人打的山草,约摸有九十三万多斤。算下来,在这里收购十五万斤草比较合适。
闯过挑货串村的“面子关”
挑货担串村收购是一个好办法,大伙也都同意,但有的人行动不够积极。有的收购员甚至只带几把苍蝇拍下去卖,也是“收售结合”了。跟他们一聊,才知道他们是嫌挑着货担串村寒碜[cheng]。其实做群众欢迎的事有什么丢面子呢?
下营门市部的老董和小阎首先闯过了这道“面子关”,挑着货担下去了。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太子峪的收购员也推着货车下去了;他的理由是:车子带的货多。辛庄的收购员挎着货篮子下去了;他说,货担、货车只能停放在人家门外边,挎货篮子则能够登堂入室,把篮子往炕上一放,大妈们选购和出售商品更方便。
正确地掌握收购价格
合理掌握收购价格是件大事。经内行鉴定,我们一百三十元收上来的皮子,只值一百元;七十元收上来的皮子,却值八十元。虽然这些都多退少补了,常发生这种事也不行啊!药材的收购价格,也常掌握不一致,特别是在湿折干的计算上,没有准谱,就难保不压级压价,或是提级提价。因此,我们找了几个有经验的收购员,又请上区商业局的老韩,根据药材公司规定的收购价格,商量着拟定了一个药材“收购手册”,明确定出什么药材达到什么规格,作价多少,哪样药材多少湿的,就该折成多少干的,等等。
有了这个“收购手册”,收购员作价的时候,就可以避免偏高偏低了,还便于把价格交给群众,让群众监督收购员作价。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野菊花一角钱一斤了。
事事要早作打算
辛庄生产队现在虽然只有五十多人搞石板石,转眼大秋一完,顶少也要有二百多人上山。大灰厂生产队今年冬天,只松香石一项就打算要搞七百吨。时间不等人,看来,是琢磨琢磨手工业和副业生产的时候了。不早作打算,我们的工作会被动的。
(原载《北京日报》,本报有删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