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坚持多快好省的办法修建钢锭料场 黄荣昌机械化车间巧制新吊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16
第1版()
专栏:

坚持多快好省的办法修建钢锭料场
黄荣昌机械化车间巧制新吊车
这台用土法旧料制成的“旋转式行走吊车”,能吊十吨重,可以走遍一千六百平方米的整个料场,只花了六万多元,加上其他工程,整个料场建设费用不过二十来万元,比起原需七十万元的方案来,是一个很大的节约
新华社重庆14日电 重庆钢铁公司新建的李子林钢锭料场上,最近安装了一部漆得油绿发亮、样式新颖别致的吊车。10日下午正式试车,吊车的运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部用来搬运料场钢锭的吊车,是重庆钢铁公司老模范黄荣昌和他领导的机械化车间的伙伴们,今年以来设计、创造的第四十三台机器。炼钢工人们给这部从没见过的新机器起名叫“旋转式行走吊车”。
新建钢锭专用料场和增添专用吊车等设备,是重庆钢铁公司为进一步扩大钢材生产品种和提高钢材质量的一项重大措施。这个公司由于长期来没有专用钢锭料场,钢锭乱堆乱放,经常发生轧错钢锭,影响按质量按品种轧制钢材的计划。两个月以前,公司有关单位曾经提出了一个建设料场的方案,总投资达七十万元,并且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等材料,建设时间也很长。现任重庆钢铁公司副总工程师的黄荣昌,本来并不负责这项任务,可是,他十分关心。他想要用国家这样多的钱修建料场,而且时间还拖得那样长,这不合乎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要求。于是他提出了采取土洋结合办法修建料场的方案。黄荣昌的建议很快就被领导上批准了,并且责成他所领导的机械化车间共同想办法来完成。
提起黄荣昌机械化车间,人们就容易想起在他周围的一批“革新迷”。这批人大都是一些青年小伙子,他们就像黄荣昌一样,一直站在技术革新的前列。几年来他们用废钢废料为公司各生产单位制造的机器设备,合起来简直可以组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机械厂。今年来,黄荣昌和机械化车间的人员继续前进。他们围绕着生产需要,先后制成了翻料渣车、出渣机、粉煤机等四十二台设备。这次黄荣昌接到修建料场的任务后,立即同机械化车间的老战友作了研究,决定用土办法自己制造一台特种行车。黄荣昌原来考虑的行车只是走半边圆形,经过大家补充修正,新的方案就更完备了。大家一边研究,一边绘图。正式绘成图样后,又制成了模型,反复进行了试验修改,才开始制造。
制造吊车的材料哪里来?黄荣昌和机械化车间的老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吊车的钢架结构要用四十多吨钢材,他们就把公司原来用作别的机器时不用了的拿来用;吊车中心柱的轴心是从破烂机器上拆下来的。最难找的材料要算行动走轮内的牙箱了,如果买新的,得用两台牙箱,一时也难订货。黄荣昌从他多年积存下来的“百宝库”(黄荣昌和他的伙伴们十一年来保持这样一个好习惯:把废料堆的破旧零件收藏起来,后来就成为他们搞技术革新的“百宝库”)里翻出一个四十吨的坦克车牙箱,大伙拆开一看,齿轮崭新,就决定用这个牙箱顶两台新牙箱用。这样,只需向公司领用一部三十瓩的马达就行了。采用这种土洋结合、自力更生办法造出的这台吊车,能吊十吨重,可以走遍一千六百平方米面积的整个料场,才花六万六千元,加工整理场地和土建工程,也不过十四万元左右,比起原来设计部门提出的方案要用七十万元,真是一个很大的节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