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怎样安排麦田冬季追肥?郑村大队经过讨论一致决定:保证重点,照顾一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17
第2版()
专栏:

怎样安排麦田冬季追肥?
郑村大队经过讨论一致决定:保证重点,照顾一般
本报讯 据山西日报消息:寒冬怎样加强麦田越冬管理呢?万荣县荣河公社郑村大队针对社员群众对麦田追肥问题的分歧意见,组织干部和老农讨论,共谋良策。
冬季追肥好不好?这是座谈会争论的第一个问题。座谈会一开始,老农阎一亲首先发言:“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麦苗和人畜一样,过冬是个关口,这一关把不好,追不上肥料,来年麦苗生长就要受到影响。”王选娃则提出相反的意见,他说:“人靠地养,地凭粪长,这个道理我也知道。不过小麦能丰收不能丰收,主要看底肥上的饱不饱。今年咱们大队两千多亩麦田,每亩平均施底肥四车半,现在追不追不要紧。再说,把粪撒在地皮上,风吹日晒,粪劲跑了,费事不小,顶事不大。”第五队队长赵效录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说:“不怕不识货,单怕货比货。我们队每年都种五百多亩麦子,论土质和别的队不相上下,可是连着四年,产量都是全大队最高的。谁不知道这是沾了冬季追肥的光啦!”赵效录的话,引起了到会人员的重视,连原来发表反对意见的王选娃也想通了。
冬季追肥好不好的问题解决了,但肥料种类很多,特点不一,究竟追什么肥料好?这是到会人员争论的第二个问题。赵效录说:“冬天气候冷,究竟追什么肥料好,就得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我看,茅粪、圈粪、羊粪、鸡粪、灰肥都是热性肥料,追上对麦苗御寒和扎根分蘖[niè]都有好处。不过人吃粮食牛吃草,圈粪不如茅粪好,稀茅子渗力又大,麦苗容易吸收。我们队大池北边那四十亩地,从1958年以来,一连种了三年正茬[chá]麦,南头离村近,送粪方便,年年用稀茅子追,北头地远,用大车把圈粪载到地里追。因为施的肥料不一样,长下的庄稼两个样,产量足足差三成,真是三担稀茅子,比一车圈粪还强。”外号叫“肥料通”的阎有成说:“茅粪好,这是实情,但是光稀茅子不够用。依我的体验,圈粪、羊粪、鸡粪、灰肥也不错。炕土虽然是热性的,但是死土,夏天上到地里大雨一冲就顶上事啦,冬天雪雨溶化不开,追上也是白搭。”
开始大家都是一个想法:两千亩麦子全部追。可是赵朱堂老汉心眼多,他说:“多给麦地追肥我同意,可是肥料有数,麦田越冬要追肥,明年的棉花和早秋田底粪少了也不行呀!做庄稼活和办别的事一样,得看前顾后,不能抓住一头丢一头。”赵朱堂话短理长,大家都认为,麦田追肥和春播用肥有矛盾,要合理安排。怎么办呢?经过计算各种庄稼的需肥账和千方百计所能够积的肥料账,最后决定给麦田越冬安排了两千担茅粪,七万斤灰肥,两千八百斤鸡粪和两千九百多车羊粪、圈粪,加上已经追过的,今年能追到一千四百亩。这个数虽然比去年追肥的麦田增加了八百多亩,可是按今年实有麦地算,还有六百亩追不上肥。在这种情况下,二队队长赵喜才主张抓住薄弱环节,让回茬和三类麦苗吃“偏饭”。赵朱堂老汉不同意,他说:“这几年别的队老是回茬赶正茬,三类超一类,把好粪都追到回茬和三类麦地了,这是把香花插到粪堆上,大材小用。试问,一碗饭给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吃了顶事大,还是给咱这老汉吃了顶事大?将地比人,正茬麦地力强,收二百斤不算少,收四百斤也不为多;可回茬麦就不一样了,地力弱,咱这地方土质薄,平常能收一百多斤左右,扭断腰筋也难过一百五。”赵效录接着话头说:“对,五队这几年就是听了赵老汉的话,重点追正茬和一、二类麦苗,看肥料多少适当照顾回茬和三类苗。要说这几年五队产量高,这也算个窍门。”一队队长阎有成说:“以前一队就是硬空正茬,不空回茬,和五队正相反,前年学了人家的经验以后,这二年产量也赶上来了。不过,在尽量保证正茬麦和一类苗的情况下,也要想法给回茬麦和三类麦多追些肥,尤其对原来底肥不足的麦田得适当照顾。”大家都同意这样干。
座谈会后,各生产队都从实际出发,具体落实了今年冬季麦田追肥面积。全大队追肥面积要达到麦田总面积的70%以上。其中,正茬麦追肥面积要达到80%,回茬麦要达到57%。现在这个大队的麦田追肥运动已经全面展开,到11月28日为止,已经追了一百四十多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