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共商增产大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17
第2版()
专栏:

共商增产大计
苏宜
山西万荣县荣河公社郑村大队组织干部和老农一起,共商麦田管理大计。在会上,大家对于冬季麦田要不要追肥、追什么肥料、该追哪类麦苗,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统一了认识,各个生产队也就一致行动起来。这是在生产上贯彻群众路线、充分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的范例之一。
社会主义集体化的农业所以优于小农经济,除生产规模大、人力物力雄厚、可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使用现代化的农具、推行科学的耕作方法以扩大生产外,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改变了。这种生产关系的变化,逐渐树立了农民关心和热爱公共财富的集体主义观念。这就可以大大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集体运用和推行各种有益的生产经验,即使在不改变多少生产条件的情况下,也能大大提高产量。
我国农业有着数千年的精耕细作的历史,各地农民拥有十分丰富的生产经验。这些经验在过去也像私有财产一样,分散在各个农民手里,只对他们所掌握的一小块土地起一定的影响,而不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现在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了,在集体所有的农业里,这些分散的生产经验和各方面的革新意见,已经有可能变为公共的财富,有可能成为促进生产的物质力量。只要领导上能够及时而有力地加以组织,就能够使这些有益于农业生产的分散的经验,发挥增产的巨大的效力。
郑村大队这样做了,不仅对生产大有好处,而且真正发扬了群众当家作主的精神。群众在生产的措施上,既当了家作了主,就自然能够更加提高生产积极性和对于集体生产的信心了。善于对生产经营方面的技术性工作加强它的政治意义,善于在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这就能够把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密切结合起来。郑村大队的作法正是这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