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荆州地区连年营造防浪林带 汉江两岸林木成行 起了护堤护岸作用,提供了农具用材和烧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18
第2版()
专栏:

荆州地区连年营造防浪林带
汉江两岸林木成行
起了护堤护岸作用,提供了农具用材和烧柴
本报武汉17日电 湖北省荆州地区江汉平原汉江两岸的防浪林,经过九年营造,已林木成行。
长江和汉水流经荆州地区的中部,贯穿钟祥、荆门、潜江、天门、沔[miǎn]阳等县,这里是八百里江汉平原的中心,既产稻麦,又产棉花、芝麻。两岸人民从1952年营造防浪林带,现已林木成行,为江汉大堤的一道屏障。
汉江两岸营造的防浪林三百七十一公里。一般是三排到十二排,平均树高六米,从荆门县沙洋登舟,顺江而下,眺望两岸,林带成行。沿江堤的五个县、二十一个区、六十一个公社、二百二十多个生产队,都设有专门管堤护林委员会、分会、组和管养员。还实行了分工划段、分段管理,固定专人、包干负责。
几年来,防浪林带对护堤护岸,防止水灾,保障农业生产方面起了不小作用。1958年汉江水位比1954年高,但防浪器材比1954年用的少。如天门县1954年为了防浪护堤用草包四万条、岗材九十八万斤、麦草二百万斤、树枝二十万斤。营造防浪林后,减少防浪用材一百五十二万多斤。
营造防浪林还有利于平原地区添置农具和解决烧柴困难。据天门、沔阳、潜江三县统计,1959年收割树枝一百二十二万斤,1960年割三百九十万斤。农民还利用杨柳枝条加工了一部分农具和家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