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根据当地生产特点 灵活安排劳动学习 吉林农中学生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18
第4版()
专栏:

根据当地生产特点 灵活安排劳动学习
吉林农中学生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本报长春17日电 吉林省各地农村的三万多名高小毕业生,已考入农业中学,和原来的二万多名农业中学学生一起,在秋收大忙结束之后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吉林省农业中学学生在春耕、夏锄、秋收三大农忙季节约五个月的时间,回生产队参加劳动,和社员同样评工记分,按劳取酬;冬季农闲和挂锄期间集中学习,在校学习时间大体上是六个月;春节前后放假一个月。学生们一年学习二十四至二十六周,每周授课二十八至三十节。实践证明,这种办法是适应吉林省农业生产特点的好办法。吉林省处于北方寒冷地带,地多人少,一年只种一茬庄稼。因此,农忙时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冬季农闲时间较长。农业中学刚创办时,曾经采取半日劳动、半日学习,或隔日劳动、隔日学习的办法。后来觉得这种办法在农忙时不能全力支援农业,而农闲时又不能集中精力学习。采用现在这种办法之后,就可以更加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学习时间也更加集中了,学生、教师、家长都很满意。
实行这种办法,也有利于提高师资和解决农业中学的经费设备等问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很重视农业中学教师的进修工作,如组织他们参加师范专科学校函授学习,组织附近的全日制中学在业务上给他们以帮助,吸收他们参加附近全日制中学的教学研究活动等。实行这种办法以后,农忙时学生回生产队劳动时,教师除了定期到生产队辅导以外,还可以抽出一定时间集中学习或备课。农安、九台、榆树等县教育行政部门,在这次开学之前,用十五到二十天的时间,举办师资训练班和教师讲习会,组织农业中学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总结和交流教学经验,趁假期作好准备,保证开学后立即开课。过去,各地农业中学的经费,大都靠自己的生产收入或公社补贴,有些学校的经费就不够充裕。自从实行这个办法后,学生回生产队劳动时,和社员同样评工记分,可以给家庭增加收入。学校只收缴少量学杂费,也不会增加家庭负担。
吉林省各地农业中学根据农业生产需要,一般都设有语文、数学(包括珠算)、政治、农业基础知识和技术等四门课程。有些基础较好的学校,在二、三年级还增设物理、化学课。各校农业基础课,采用吉林省自编的农业基础知识课本;技术课教材,由省教育厅推荐书目,学校根据当地生产要求选用。许多农业中学在讲授农业技术课时,注意结合本地农业生产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如榆树县五棵树公社处在平原地区,就着重讲大田作物的技术;光明公社是山区,除讲授大田作物技术外,还讲果树园艺技术。在文化课教学中也注意实用,在数学课中讲珠算、会计知识,语文课中注意讲授各种应用文等。
吉林省各地农业中学是1958年创办的。三年多来,全省农业中学已培养出一万三千多名学生,大都回到生产队参加生产。这些学生回到生产队后,不仅是生产上的能手,许多人还被选为队长,当了技术员、会计、记工员等。老农们称赞说:“农业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文化又懂生产,真是文武双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