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为藏胞造福的战士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18
第4版()
专栏:

为藏胞造福的战士们
孩子是解放军救活的
一天,解放军某部二营来到巴颜喀拉山南麓的堪清沟。营教导员和卫生所长一住下就去帐篷看望藏胞。他们跨进一家帐篷,只见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藏族老大娘满脸愁云,一个脸色黄腊腊的小女孩盖着一张羊皮,已经不能动弹。孩子的爹妈不忍看着她死去,天不明就噙着眼泪到牛场放牧去了。
营教导员决定立即抢救这个小生命。他征得老大娘(孩子的外祖母)的同意,吩咐助理军医谢帮戎和卫生员去找回孩子的爹妈,同他们商议把女孩接到营指挥所去医治。孩子的爹妈帮增夫妇十分感激,但也疑惑地想:可能吗?孩子已经屙了整整八天八夜了。
晚上,营指挥所帐篷里热气腾腾,军医们正在进行会诊。患了严重肠胃炎的小女孩经过急救,渐渐苏醒过来。卫生员胡安友日夜守在她的身旁,担任特别护理。他晚上几次抱起小孩屙屎屙尿,每天按时给小孩煮稀饭,拿战士们送来的白糖、蛋粉等给她吃。
二十多天以后,女孩病好了。胡安友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用热水给她洗了个澡,给她搽上雪花膏,又找列兵小何给她理了发,穿上教导员送来的小衣服和小靴子,然后同教导员和战士们一起,敲锣打鼓,把小女孩送回家去。
帮增夫妇激动地握紧教导员的手说:“过去人们都说菩萨灵,金珠玛米就是‘活菩萨’!孩子是大军救活的,以后就叫她‘军爱’吧!”
唱不完的恩情
这天是康村水渠放水的日子。全村藏胞穿着节日的盛装,在新修的水渠旁边载歌载舞。水流过来了,顿时欢声四起,有的人双手捧着泉水就喝,有的直往脸上、身上浇水,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地互相打水嬉闹……。
康村是川藏高原理塘县南面大山上的一个小村子。从前,这里的藏族同胞因为吃水用水困难,不知给喇嘛庙送过多少酥油和糌粑,可是菩萨始终没有给他们送来水。他们多么盼望有一天能用清泉解渴和浇灌土地啊。
驻守川藏高原的解放军某部一连官兵,在雪山密林中执勤时来到了康村。当他们发现藏胞因为缺水而严重地影响生产时,便冒着寒风,踏着皑皑的白雪,为群众修了一条长十几里的水渠,把清泉引进了村子。开渠放水的时候,藏胞围住一连的同志,伸出大拇指称赞道:“金珠玛米,亚姆!亚姆!(解放军,好!好!)”妇女们一面从渠里汲水,一面唱着:“清清的河水流不完,解放军的恩情永远唱不完!”
重修格龙桥
格秋河上的格龙桥,已经多少年没有翻修过了。激流夹着沙石,把大桥冲击得摇摇欲坠,牧民们从桥上走过都提心吊胆。
一天,解放军某部九连从这里路过,决定帮助当地藏胞重修这座格龙桥。第二天,天蒙蒙亮,九连全体官兵集合在桥旁,听候当地农牧民协会主任永嘎的指挥。当地四十多个农牧民青壮年也参加了施工。军民一起从两里多远的地方拖回来一根二十米长的粗大木料,锯的锯,劈的劈,整整劳动了一天。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格龙桥又变得结结实实,焕然一新。牧民们赶着牛羊从桥上走过,不再担惊害怕了。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