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没有冰的“溜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19
第5版()
专栏:

没有冰的“溜冰”
新华社记者 杨延礼
正当北国千里冰封,滑冰运动进入高潮的季节,南方的上海,另一种“冰”上运动——“溜冰”,也更加活跃了。
一个星期日的下午,记者访问了全市最大的“新成溜冰场”。还没进门,就听到了哗哗的“溜冰”声和女孩子们清脆的嘻笑声。人们正在“冰”上溜得欢哩!
12月的上海,气温还在摄氏十度上下,哪儿来的冰呢?我们访问的这个“溜冰”场,只是一座长宽约四五十米,地面是磨得特别光滑的水泥的室内运动场。“溜冰”的人都蹬着一双特制的装有四轮的“冰鞋”。在柔和的灯光下,伴随着欢乐的乐曲,人们飞速地往来驰骋[chěng],表演着各种优美姿势和身段。“溜冰”场的经理告诉我们,每天到这里来溜冰的,平时有近两千人,假日更多些,他们都是附近的工人和中小学生。
这种四轮“溜冰”和北方的冰刀滑冰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同样可以活跃身心,增进健康,培养人们机智、勇敢和耐久的能力。在花式上也大同小异,有速度“溜冰”、花样“溜冰”和“冰”上舞蹈。像速度“溜冰”,运动员们也是用两脚向后压的办法取得冲力,并且有节奏地摆动两臂。
花样“溜冰”,也是很优美动人的。运动员们可以或仰或俯,或跳或转,表演各种姿势。
在“新成溜冰场”,记者看到了运动员们表演的“冰”上舞蹈《采茶扑蝶》。八九个十多岁的“采茶”姑娘挥舞着彩扇,溜来滑去,做着各种采摘山茶、扑捉蝴蝶的姿态,别具风味。在舞蹈“溜冰”中,还有华尔兹、剑舞、藤圈舞、荷花舞等双人舞和集体舞蹈。有些舞蹈,如荷花舞,由于在“冰”上表演,移动靠滑行,不用步行,比舞台上走碎步还平稳,看了真像飘在湖水上一样。
四轮“溜冰”运动在上海已有三四十年历史。据“溜冰”场的一些老职工、老教练说,这种活动最早是从南洋等地传来的,起先在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流行,以后逐渐向各地发展,现在已遍及南方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等省的大中城市。
解放以后,“溜冰”成为人民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之一。由于这种活动不受气候的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所以得到广泛的开展,现在上海每年参加这项活动的不下五六十万人次,仅次于篮球、排球、乒乓等球类活动。除了专门的十多个公共“溜冰”场外,许多工厂、学校都有小型的“溜冰”场,有的学校还把“溜冰”作为体育课的内容之一。(附图片)
冰上健儿开始了他们的运动季节。图为运动员在松花江叉冰面上作第一次滑行        新华社记者 王丕显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