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富了集体,就是富了自己” 张柱喜眼光远大热爱集体 他为了养好队里的牲口,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割草三万斤,连同自留地上收的谷草,全部卖给队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20
第1版()
专栏:

“富了集体,就是富了自己”
张柱喜眼光远大热爱集体
他为了养好队里的牲口,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割草三万斤,连同自留地上收的谷草,全部卖给队里
在他的影响下,大张义大队掀起了群众性的割草活动,五十多名社员共割草三十多万斤,满足了牲畜过冬饲草的需要。
据新华社太原19日电 青年社员张柱喜,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割草,今年共向集体投售饲草三万斤(青野草);并将自留地所收谷草三百多斤,全部卖给队里喂牲口。他的这种热爱集体的模范行动,博得了他所在的山西省榆次市张庆人民公社大张义生产大队干部和社员的赞扬,对大队完成打草保畜过冬工作起了良好作用。
今年才十九岁的共青团员张柱喜,平时勤劳,而且处处关心集体,为集体分担困难。
今年7月中旬的一天,大张义村口贴出了在张庆村演出晋剧的海报,吸引着村里的男女老少。大队管理委员会为了满足大家看戏的要求,决定集中放三天假。可是当时,张柱喜却在紧张地磨着镰刀,磨了一把,又是一把,一共准备了四把镰刀。当人们正在看戏的时候,张柱喜却在草滩上挥舞着镰刀,割回一捆又一捆茁[zhuó]壮的青草。
今年麦收刚结束的时候,接连几天连阴雨,大队的十多万斤可作饲草的麦秸,因雨霉烂,只剩下五万斤可用,他听党支部书记说,今冬队里短缺二十多万斤饲草。这个年轻人想:牲畜是队的半份家当,人凭饭长,畜凭草养。草,是牲畜一天都不能少的东西。这次晋剧名演员来邻村演出,确是个难得的看戏机会,但他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割草重要。
张柱喜利用假日割草的事情被大家知道以后,对大家影响很大。群众性的割草活动,在全队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了。
割草大部分是在业余时间和假期进行,可是早上露水多,中午太阳毒,晚上蚊虫咬,又最费衣服鞋袜。有的人,割了几天就不想干了,张柱喜却一点也不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每天早、中、傍晚的业余时间,他总是在草滩里割草,每次总是两把镰刀都使钝[dùn]了,才背着一大捆草回来。从7月20日到8月底这四十天时间,他一共割回两万二千五百斤饲草,还在地里作了四十二个劳动日。在他的影响下,全大队五十多名社员一共割回三十多万斤饲草,不但满足本队的饲草需要,还多出五万斤支援缺草地区。张柱喜这样热心割草,本来就是为了全部卖给队里作饲草的。但是他的爷爷却想把草卖给往来太原的买草人,多卖几块钱。柱喜知道后,平心静气地给爷爷算账说:1958年,咱家里收入一百五十元(除过口粮款,下同),1959年收入一百九十元,1960年达到二百五十元,今年呢?光是劳动日的收入就达到三百四十元。集体一年比一年富裕,咱家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富了集体,就是富了自己。割草就是为了养好队里的牲畜,种好庄稼,这样得来的好处远远超过高价卖草的钱。这么一说,爷爷和奶奶想通了,都同意把草卖给队里。
他家自留地收下的三百斤谷草,经过再三翻晒,也全部卖到队里,让集体的牲口喂得更壮些。
为了鼓励社员割草的积极性,这个大队采取以质论价,现款收买的办法。张柱喜单以割草这一项,就收入现金一百八十多元,是全大队收入草款最多的一个。
今年,张柱喜一共作了四百二十三个劳动日,超过基本劳动日29%。由于他在春耕播种和麦收中忘我地劳动,维护集体利益,队里奖给他两张奖状。从1958年以来,这样的奖状张柱喜已经得到了好几张。(附图片)
徐启雄(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