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古城桥边车马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22
第2版()
专栏:

古城桥边车马店
晋襄
客人进店,热情服务,亲如家人
牲口进店,草料充足,有吃有喝
山西襄汾县古城镇北门外,有座横跨豁都峪河的石桥。每天,从东方发白到夜色蒙蒙,桥上过往的行人车马络绎不绝。吕梁山上的煤炭、药材、粮食,通过这里运往各地;山区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各种物资,也从这里运进。从襄汾城里来的人,总要在这里歇一歇,再往上爬坡。从山上来的人,下了陡坡,也要在这里休息一下。就在这座桥边,古城供销社开设着一个车马店。
在这个车马店歇过的人,都夸奖这里“热心服务,亲如家人”。客人进出车马店,服务员们总是喜迎笑送。不论是深更半夜,还是黎明破晓,店里都备有可口的家常便饭。只要旅客说句话,服务员就将热腾腾的饭菜端在面前。如果客人们带着米面要求代做,炊事员也不嫌麻烦,愿吃什么,就给做什么。客人愿意自己做饭的话,店里有小锅、炒勺、蔬菜和各样调料,吃馍吃面,爱咸爱淡,皆听自便。
今年3月的一天深夜,乡宁县牛王庙公社修路的八十多个民工,走了一天路,又饿又渴。进店以后,服务员就照应他们洗脸、喝水,跟着就做熟了一大锅香喷喷的汤面,叫客人们美美地吃了一顿才睡觉。
牲口跑了一天路,进店后也需要吃喝、休息。店里主动和附近的生产队签订了饲草供应合同,同镇上的面粉厂建立了马料兑换麸皮的关系。因此,牲口进店,草料充足,有吃有喝。有一次,襄陵镇年轻的赶车工王五斤,傍晚喂罢牲口后就睡着了。眼看三星已正,还没有起来喂牲口。服务员赵长保担心牲口吃不饱,忙到客房去唤王五斤起来加料。可是,进了客房,见客人睡得很甜,他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来,自己去给牲口加了料。鸡儿叫过头遍,赵长保才把王五斤叫起来,帮他套车上路。
歇店的客人们,往往是日沉西山进店,东方发白就要起程,很少有时间到镇上去买东西。店里就为客人们代买。急需的随时代买;不十分当紧的登记上,下次路过来拿。临汾县大阳公社大堡生产队李福安赶的胶轮车,辕骡背宽鞍子小,磨脊梁,想买个合适的鞍子,可是镇上正没有货。“店掌柜”崔玉恒就到处打听,发现本县南贾公社大柴生产队乔守信赶的胶轮车,辕骡背窄鞍大。他便帮助两家一换,都很合适,双方满意。浮山县城关公社郭村大队邢家银赶的大车,牲口套合坏了,服务员邓文治答应帮助代买。一个月以后,邢家银赶车回来了,服务员邓文治笑迎着说:“伙计,套合买下了,快让牲口试一试。”邢家银看着又光泽又合适的套合,高兴地说:“店里天天进出上百辆大车,套合的事儿您还放在心上,真是一个心眼为我们。”
人们都说:“古城车马店爱管行外事。”的确如此。有一次,乡宁县垣村公社一辆拉货的大车,辕杆断了,坏在离古城十里外的豁都峪河口上。崔玉恒知道后,就和丘天顺、邓文治等服务员,直奔豁都峪河口去帮忙。当满载着焦炭的大车,登上通往襄汾县城的大路时,赶车的人连声称谢。崔玉恒却说:“不用谢了,这是我们份内的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