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情同手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22
第4版()
专栏:

情同手足
周思义 萧悦文
雪山露营的夜晚,不同民族的战士们围着一堆堆篝火,跳起了“锅庄”。忽闪忽闪的火光把每个人的脸映得通红。
这些能歌善舞的藏族、羌[qiāng]族战士和汉族战士,是雪山草地各族人民的子弟兵,共同生活在解放军某部一连。他们大多数人当过“娃子”,或者受尽了封建主的压榨。共同的苦难经历,像一根红线把他们的心串连在一起。
一连的各族战士都热爱他们的指导员、汉族干部刘祥云,大家说他有一颗慈母的心。一个风雪交加的深夜,外出执勤的六班战士经过长时间的夜行军回到了驻地。他们浑身沾满雪花,眉毛上结薄冰,口罩冻成了冰块,湿透的裤腿和鞋袜冻成了冰葫芦。刘祥云一见,心痛极了,立即“命令”他们原地跑步,自己忙着燃起篝火,烧水、煮饭。有个战士冻病了,刘祥云把他扶到自己的床上睡下,找来了医生,还亲自做糊辣汤给他喝。战士们很快在温暖的被窝里响起了鼾声,刘祥云又蹲在篝火旁把他们的衣服鞋袜一件件烘干。第二天,当战士们穿上暖烘烘的棉衣和干燥的鞋袜时,十几双含着泪花的眼睛望着刘祥云,异口同声地说:“指导员呵,你比我们的亲阿妈还亲!”
连队里的许多藏族、羌族和汉族战士,也是那样关心和体贴自己的阶级兄弟。去年入伍的汉族战士许英芳,刚来到草地时,对气候和生活不习惯。睡觉时,藏族战士给他腾出褥子,还把自己的大衣加盖在他的身上。有一次在风雪中行军,许英芳感冒,头重脚轻走不动。藏族战士尤珠扎西向同路的牧民借来牲口给他骑上。许英芳途中口渴,尤珠扎西又跑到四五里外的牧民帐篷里讨水给他解渴。尤珠扎西像对待小弟弟似的处处照顾许英芳,两人逐渐成了互相倾诉心事的亲密战友。不久,许英芳终于锻炼成为一个坚强的高原战士。
这个多民族连队在五年前初建时,不仅不同民族之间语言不通,便是不同地区的藏族战士之间说话也不懂。连长上课时得有三个翻译,指导员找战士谈话也得带上“通司”。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党支部的号召下,汉族干部学开了藏话、羌话,藏族、羌族战士也主动找汉族战士学汉语汉字。即便是行军休息的时候,战士们也用树枝当笔,大地当纸,一笔一划地默写才学会的生字。不久,全连有了共同语言,并且成了扫除文盲的先进单位。有了交流思想的工具,连队里先后进行了诉苦运动和忆苦思甜运动。经历过民主改革的战士们懂得了“阶级兄弟心连心”的真理,他们歌唱道:“东方的云,南方的云,西方的云,在空中都围绕着太阳;大江的水,小河的水,山间的水,终归在海洋里汇合;高原的藏族,山区的羌族,内地的汉族,都团结在祖国的大家庭里。”
(据新华社成都2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